-
2017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与组件产量速度统计及前景趋势分析预测
2016/12/2 10:24:16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多晶硅市场分析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15年多晶硅产量达到16.5万吨,同比增长21%,行业生产格局进一步明朗,产业集中度逐步提升,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成本已达全球领先水中经先略数据中心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多晶硅市场分析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15年多晶硅产量达到16.5万吨,同比增长21%,行业生产格局进一步明朗,产业集中度逐步提升,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成本已达全球领先水平,技术正在实现全面赶超。
2011-2015年全球光伏产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
年份光伏组件:GW硅片:GW多晶硅:万吨电池片:GW2011年35.036.024.035.02012年37.236.023.537.42013年42.039.324.640.32014年52.050.030.250.32015年60.061.534.060资料来源:EPIA
2015年我国电池片产量为41GW,多晶仍为主流,单晶及多晶电池产业化效率分别达到19.5%和18.3%,高效电池技改或扩产速度加快。
2011-2015年我国光伏产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
年份光伏组件:GW硅片:GW多晶硅:万吨电池片:GW2011年21.020.08.2821.02012年23.026.06.0423.02013年27.429.58.4125.12014年35.638.013.633.02015年43.048.016.541.02016E50.052.518.043.9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以及光伏产品需求国,光伏产业相关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广泛出口至海外市场,据统计2015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为43GW,同期全球光伏组件产量为60GW,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市场比重从2011年的60.0%增长至2015年的71.7%,预计2016年国内产量占比在76.9%左右。
2011-2016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及全球占比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年我国硅片产量为48GW,同期全球硅片产量为61.5GW,中国硅片产量占全球市场比重从2011年的55.6%增长至2015年的78.0%。
2011-2016年中国硅片产量及全球占比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为16.5万吨,同期全球多晶硅产量为34万吨,中国多晶硅产量占全球市场比重从2011年的34.5%增长至2015年的48.5%。
2011-2016年中国多晶硅产量及全球占比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年我国电池片产量为41GW,同期全球电池片产量为60.GW,中国电池片产量占全球市场比重从2011年的60.0%增长至2015年的68.3%。
2011-2016年中国电池片产量及全球占比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来随着中国光伏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亚太地区超越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需求市场,2014年亚太地区需求占比约为56%;欧洲市场需求占比在28%左右。
2014年全球光伏市场规模分布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统计数据: 2015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4318万千瓦,成为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新增装机容量1513万千瓦,完成了2015年度新增并网装机1500万千瓦的目标。
2015年我国光伏装机分区域统计(万千瓦)
累计装机新增装机华北869350东北258华东919410华中11953华南9919西南12165西北2166608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分区域统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分区域统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年我国太阳能电池需求总量为12.52GW,需求量较2013年增长15.3%,国内消费市场规模为245.4亿元,规模同比增长1.3%。
2011-2014年我国太阳能电池需求状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能达到47GW,产能较上年同期增长11.9%。我国是全球光伏组件的主要产地及出口地,电池背膜作为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主要配套材料之一,国内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据统计,2014年全球电池组件产能达56GW,国内企业产能35GW;2014年国内前十大组件企业产能和产量合计分别为23.75GW和20GW。
2010-2014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能及全球占比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年国内前十大组件企业
组件企业产能(MW)产量(MW)天合光能38003700英利42003300晶科32003000阿特斯30002700晶澳30002300韩华19001420昱辉13501200海润1200940中利腾晖1300700正泰800700合计2375019960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高效电池研发与生产上,我国取得较好进展。多次印刷、PERC技术、HIT 技术、IBC 技术、黑硅技术等已在使用或着手研发,部分企业生产的N 型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2.9%,处于全球先进水平。
在新型电池研究上,我国在受关注度较高的钙钛矿电池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厦门惟华光能有限公司研制出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已达19.6%,位居全球首位。
我国部分电池企业技术进步情况
电池类型企业名称技术特点晶硅电池天合光能与澳洲国立大学合作研发的全背电极接触晶硅太阳能电池(简称“IBC 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4.4%。目前已独立研制出面向产业化的面积为156mm×156mm 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2.9%的IBC 电池。正积极筹备建立低成本IBC 电池的中试验示范线。中电光伏采用氧化铝钝化工艺的PERC 电池单片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0.5%,批次平均效率20.35%以上。晶澳Percium 单晶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提升到20.5%(背钝化和局部铝背场技术,即PERT 技术); Riecium 多晶电池提升至18.3%(黑硅技术)。中电投西安单晶电池转化效率达到20.55%,多晶电池最高达19.5%。采用此种高效单晶电池封装的60 片156-200 规格单晶组件功率超过285W,比常规组件高出15W 以上。天合光能采用叠加高效电池技术和高效多晶铸锭技术生产的高效多晶电池的转换效率达到20.76%(156mm ×156 mm)。采用PERC(Passivated EmitterRear Cell)技术的P 型单晶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1.4%(156 mm ×156 mm)。钙钛矿太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1.3%。阳能电池惟华光能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9.6%。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PERC(钝化发射极背面接触)技术利用SiNx 或Al2O3 在电池背面形成钝化层,作为背反射器,增加长波光的吸收,同时将P-N 极间的电势差最大化,降低电子复合,提升电池转化效率。单晶电池产线在导入PERC 电池技术后转换效率能提升至20%以上,多晶电池则能提升至18.4%-18.5%。由于PERC 技术的导入所需要的新增设备投资相对背电极、HIT 等N 型电池技术低得多,因此2014 年全球很多电池厂商都在加速PERC 技术的应用。
全球部分厂商及机构PERC技术进展情况
厂商及机构PERC 技术进展Solar World计划将其100MW 太阳能电池生产转化为使用PERC 技术旭泓已经导入5 条PERC 生产线,单晶电池转化效率最高达20.7%新日光推出Black20 PERC 组件,采用72 片电池封装,功率达到335W韩华Q-cells导入2 条生产线,单晶电池转化效率达20.2%SunEdison推出使用PERC 技术的高效电池组件,组件效率达到17.4%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研制出转换效率达21.2%的PERC 电池(156x156mm2)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PERC 技术电池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台湾地区,旭泓、茂迪、昱晶、新日光等都采用该技术。2014 年台湾地区PERC 技术单晶电池产能已达到1GW。据Solarbuzz 统计,PERC 电池技术全球产能在2014年底超过2.5GW。
我国也有光伏企业开始在产线中导入PERC 技术,天合光能HoneyUltra 电池、晶澳的Percium 电池组件、中电光伏均采用了PERC电池生产技术。
技术进步仍将是产业发展的主题。硅烷流化床法多晶硅生产工艺有望实现产业化生产,单晶连续投料生产工艺和G7、G8 大容量铸锭技术持续进步,金刚线切割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应用,PERC 电池、N 型电池有望实现规模化生产。预计产业化生产的多晶硅电池转换效率将超过18%,单晶硅电池有望达到20%,主流组件产品功率将达到260-265W。
伴随着我国太阳能电池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预计未来几年,太阳能电池行业供给将呈现出逐年增长态势,到2022年太阳能电池行业产量将达到95GW。
2016-2022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供给预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太阳能电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中国的需求量很大,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预计到2022年需求量将达到49.4GW。
2016-2022年我国太阳能电池需求预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