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国证券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规模预测
2016/12/23 10:38:15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2014年开始,券商板块打破多年的沉寂,在创新业务尤其是两融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带动了业绩的快速释放,且与资本市场的共振则进一步推高了业绩表现,2015年,证券行业实现总收入5752亿元、净利润2448亿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但随着杠杆牛市的挤2014年开始,券商板块打破多年的沉寂,在创新业务尤其是两融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带动了业绩的快速释放,且与资本市场的共振则进一步推高了业绩表现,2015年,证券行业实现总收入5752亿元、净利润2448亿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但随着杠杆牛市的挤破,券商多项业务出现退潮,行业总收入和净利润2016年预计均将下滑50%。
证券行业历年经营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规则》指出,合资券商可以经营股票和债券的承销与保荐,外资股经纪,债券经纪和自营等。
2016年是合资券商牌照密集发放期。截至目前,汇丰前海证券、大华继显陆金(云南)证券、云峰证券、东亚前海证券、广东粤港证券及横琴海牛证券等17家合资券商均处于审核状态。从申请者的股东背景来看,不仅有公募老十家之一嘉实基金,也有国内顶级民营精品投行华兴资本,最具互联网基因的马云系瑞东集团,外资背景的汇丰、东亚银行等。
监管政策从中长期影响证券行业的发展态势和盈利状况。2014年券商股表现惊鸿,表面看是两融等信用业务的快速放量,而本质是金融创新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爆发。如果国内证券行业要复制美国券商的成长路径,那么新一轮的成长可能来自买方业务的做大,如自营、衍生品、做市、产业基金、并购基金等。买方业务的做大,金融创新和丰富的衍生品市场。因此,政策的导向关键且影响深远。
从最近几年的演进来看,政策导向由鼓励创新到强化监管。2013-2015年,监管层出台的政策基本围绕鼓励创新和开放业务功能,如基金托管业务、中小企业私募债、直投业务、券商资管、融资融券等。而2015年下半年以来,政策主要围绕去杠杆和强化监管,如券商、基金子公司强化净资本管理,资管“八条底线”等。展望2017年,我们判断宏观政策依然是抑制资产泡沫、防止金融风险为主,因此强化监管依然是证券行业的主基调。近年来主要监管政策变化时间发布人政策/法规主要内容2016-12-15证监会《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及《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对基金子公司构建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增加风险抵御能力;引导行业回归资产管理业务本源2016-9-8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1.完善重组上市认定标准,扎紧制度与标准的“篱笆”;2.完善配套监管措施,抑制投机“炒壳”;3.按照全面监管的原则,强化中介机构的责任。2016-7-18证监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从杠杆倍数、结构化产品、资金池等多个方面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予以规范。2016-6-17证监会《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1.改进净资本、风险资本准备计算公式,提升资本质量和风险计量的针对性;2.完善杠杆率指标,提高风险覆盖的完备性;3.优化流动性监控指标,强化资产负债的期限匹配;4.完善单一业务风控指标,提升指标的针对性;5.明确逆周期调节机制,提升风险控制的有效性;6.强化全面风险管理要求,提升风险管理水平。2015-7-24中证协《证券公司开展场外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试点办法》允许并规范证券公司开展股权质押式回购业务2015-7-2证监会修订《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明确为开立信用账户的条件;建立融资融券业务逆周期调节机制;合理确定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将融资融券业务规模与证券公司净资本规模相匹配;允许融资融券合约展期;优化融资融券客户担保物违约处置标准和方式。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2016年前三季度,股基交易额与净佣金率双走低。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两市日均股基交易额为5445亿元,去年同期为10865亿元,较去年同期大跌50%。四季度随着市场回暖,10月、11月股基交易额回升至日均6255亿元水平。净佣金下滑则是不可逆趋势。
僧多粥少,经纪业务短期内不宜乐观。受行情低迷影响,账户的活跃度均显著下跌。根据中证登数据披露,2015年下半年至今月新增账户数变化不大,但反映账户活跃度的数据“所持账户在过去一年有交易人数”从16年二季度开始显著下滑。与此同时,随着行业对证券行业牌照的放开,进入市场的新竞争者越来越多。16年获准或正在进行首发的证券公司共有16家,获批新设立的合资证券公司有2家。业务同质化严重将行业竞争更激烈。2013-2016年中国两融余额变化(百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期末新增投资者数与账户活跃度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按目前趋势判断,预估2017年代理买卖证券收入与今年持平,对行业营业收入贡献占比下跌。目前行业净佣金率已降至历史低位,2017年仍有下行空间,但下降速度将放缓。在中性假设下(股基日均交易量5800亿、佣金率0.038%),2017年经纪业务总收入1123亿元,与2016年基本持平。
经纪业务收入预测类别20122013201420152016E2017E保守2017E中性2017E乐观日均股基交易额(亿)132820293223110795539553958166093佣金率(%)0.0720.0670.0620.0510.0400.0360.0380.040代理买卖证券净收入(亿)5047591049269110819731079.1189同比-27%+51%+38%+156%-62%-10%0%+10%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收入(亿)1126224540424446同比-126%-14%101%-10%+5%+10%+15%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2016年前三季度行业利息净收入273.4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44%。其中融资类业务利息收入占总利息收入达65%,为主要收入来源(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占利息收入49%,股票质押回购利息收入占15%,约定购回利息收入0.3%)。
两融余额触底回升,股票质押增速显著。2016年初两融余额从11805亿元大跌26%至8739亿元,2-7月均徘徊在8300-8800亿区间,波动幅度在5%以内。8月后随着市场行情回暖,两融余额逐步回升,11月末回升至9700亿元相对高位。股票质押业务今年发展迅猛,三季度末股票质押回购待购回初始交易金额10165亿元,较年初增长近50%。较银行与信托等其他资金融出方相比,券商开展股票质押业务具备质押率高、质押期限长、质押股票标准低、融入资金用途不受限等优势,为资本中介业务中仍保持较高速增长的业务之一。
两融余额变化(百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股票质押回购业务代购回金额(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政策有紧有松,资本中介业务收入2017年料增长21%。2016年4月,证监会公布《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调低对证券公司的资本监管要求,对资本金业务扩张带来利好。2016年12月上交所与深交所分别调整两融可充抵保证金证券折算率,并更新两融标的范围,纳入更多市盈率低、流通市值大的优质标的,以提高融资融券业务中担保物的质量,控制业务风险。近期证监会在酝酿股票质押新规,内容可能涵盖禁止质押已质押超过50%的标的、限制资金只可用于补充流动性、提高额度门槛等,以严控过热融资带来的风险。
资本中介业务收入预测类别20122013201420152016E2017E保守2017E中性2017E乐观两融余额(亿元)60422705196138829023902394749926股票质押回购待购回业务金额(亿元)-8463375683711623127851394715110利息净收入52.60184.62446.24591.25443512539563同比-+251%+142%+32%-25%+16%+21%+27%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资产管理规模增速有所放缓,从结构看定向资管业务规模仍占主导。2016年三季度末受托资产规模达15.68亿元,其中,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资金规模占比约85%,且贡献超过80%的新增受托资金,推测内含通道业务比重仍较大。
各项业务收入贡献占比稳定,专项资产管理业务收入翻番。2016年前三季度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20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4%。定向、集合资管业务较去年同期均有逾20%增长,对业务收入贡献占比较去年变动在3个百分点区间内。其中专项资管业务受益于ABS产品发行量大增影响,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超过100%。但目前占比较小(仅为2%),未来发展空间可观。
2016前三季度资产管理业务收入组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受杠杆约束与通道业务收缩,展望2017年资管规模增速放缓。2016年下半年证监会分别出台《关于修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决定》与《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前者要求增加资本杠杆率作为新的风控指标,并要求资本杠杆率不能低于8%,将资产管理业务也纳入计算列;后者对结构化与类结构化资管计划的杠杆率都做了规定。两份文件分别已于年内10月1日与7月18日正式执行,成效或将显著反映于2017年。
而目前券商受托资产中通道业务体积占比庞大,由于其费率低廉,历年资管规模高速增长对资管收入增长的实质推动有限。未来通道业务将被进一步压缩,资管规模增速将有所放缓,倒逼资管业务提高主动管理能力,转型财富管理服务。
资管业务收入预测类别20122013201420152016E2017E保守2017E中性2017E乐观资产管理规模(亿元)189005200079700118800166320174636182952191268资管业务收入(亿元)2770124275316332348364同比-+163%+77%+121%+15%+5%+10%+15%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2016年下半年IPO批核显加速迹象。15年下半年IPO曾中止长达四个月,重启后审批速度未如预期,上半年获发证监会IPO批文70家,下半年开始IPO审核速度显著加快,7-10月平均每月获批27家,11月获批52家,几近两倍水平,1-11月IPO合共募资1565.6亿元。定增批核速度则有所下降,7-11月平均每月获批11家,低于上半年月均36.5家水平,1-11月定增合共募资1.38万亿元。此消彼长,股票承销规模前三季度累计股票承销规模11404.2亿元,同比上升47%。
2016年月度获发IPO批文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2016年月度批发定增文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前三季度行业债券承销金额69424.8亿元,同比增加69%。但四季度以来公司债发行收紧:9月证监会调整房企公司债准入门槛与分类,10月国务院发布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上交所公告限制房地产、钢铁、煤炭业企业发债。公司债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发债显著受压。按申万行业指标分类,15年房地产、钢铁、采掘企业发债规模合计占比约11.5%,2016前三季度占比9.3%,四季度以来(截至12月11日)占比6.2%。
近年股票承销金额及增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近年债券承销金额及增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展望明年,定增新规有望出台,对股东持股定增与募集资金用途等均有新规定,对部分行业公司债发行的限制也将显出效果。目前排队IPO家数仍有约700家,延续当前审批加速态势,对券商承销业务均是充足资源,期待。加之并购重组新规于16年9月实施后炒壳的现象消退,借助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明年将有更突出表现。整体来看投行业务明年应有显著发展。
投行业务收入预测类别20122013201420152016E2017E保守2017E中性2017E乐观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亿元)177129240394500605638687同比-26%-28%+87%+64%+27%+21%+28%+37%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亿元)35.5144.7569.19137.93152182197212同比-+26%+55%+99%+10%+20%+30%+40%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展望2017年,行业仍将处于同质化严重的激烈竞争中。对经纪业务收入依赖或有所下降但占比仍然较大,向财富管理转型仍处于初期阶段,短期未能形成内部爆发式增长点。政策监管主调预计仍为“去杠杆”与加强现有业务规范化管理,放行新一轮创新性业务的可能性亦较低,加之经济环境整体处于缓升,未能实现外部强推动力。
中性估计2017年行业表现较2016年相比:1)经纪业务收入持平;2)资本中介业务发展加快,增速约21%;3)投行业务收入受益IPO加速与混改下利好并购重组业务增量,增速28%;4)资管业务同时受通道业务收缩与集合资管加速发展影响,增速10%,仍保持正向但低于往年同比;5)自营业务参考对行情回稳向好的展望,给予5%的增速预期。
2017券商业务收入预测类别20122013201420152016E2017E保守2017E中性2017E乐观经纪业务516785107227361122101511231236投行业务213173309531652787836899资管业务2770124275316332348364资本中介业务53185446591443512539563自营收入2903067101414707707742777总营业收入12951592260357523240335435873839同比-5%23%63%+121%-45%+4%+11%+19%净利润32944096624481224124813221407净资产6943753992051450015950167481754518343ROE4.7%5.8%10.5%16.9%7.7%7.5%7.5%7.7%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