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国乙二醇市场供需预测及行业发展趋势
2017/2/19 10:38:16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乙二醇(MEG,CH2OHCH2OH)是一种重要的大宗化工原料,具有沸点高、凝固点低和还原性弱等特点。2015年全球消费2570万吨,广泛应用于聚酯纤维、防冻液、精细化学品、纳米粒子制备等领域。随着国内聚酯、化纤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乙二醇(MEG,CH2OHCH2OH)是一种重要的大宗化工原料,具有沸点高、凝固点低和还原性弱等特点。2015年全球消费2570万吨,广泛应用于聚酯纤维、防冻液、精细化学品、纳米粒子制备等领域。随着国内聚酯、化纤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乙二醇的主要生产国和最大消费国,其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3%和50%左右左右,其中聚酯(包括聚酯纤维、聚酯塑料、聚酯薄膜等)的消费量占国内乙二醇总消费量超90%。
乙二醇下游应用领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产能、需求持续上升,供需相对稳定。2015年,全球拥有乙二醇产能约为3300万吨/年,同比增长16.9%,过去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5.2%;消费需求约为2570万吨,同比增长5.8%,过去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6.1%。未来世界上仍有多套新建或者扩建装置建成投产,产能仍将不断增加。新增产能将主要集中在中东区、亚洲的中国大陆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中国大陆,预计新增产能将超过650万吨。预计到2020年,世界乙二醇的总产能将超过3700万吨。
全球乙二醇产能、量变化(万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产能和消费从区域上看存在错配情况,产能转移是大概率事件。全球乙二醇主要的生产地区是东北亚、中东和北美,2014年东北亚、中东和北美的乙二醇生产量全球占比依次为34%、31%和15%。而东北亚、中东和北美2014年的乙二醇消费占比依次为60%、4%和10%。东北亚地区是目前和未来10年全球乙二醇的主要产地和消费区域,而中国乙二醇的对外依存度仍将维持在60%~70%,将贡献出最多的贸易机会。由于中东乙烯来源主要是乙烷,其乙二醇生产成本低,故中东地区乙二醇的生产状况将直接影响世界乙二醇的供应格局,其将继续主宰世界乙二醇市场。另一方面,随着煤制乙二醇技术的成熟,国内产能布局加快,将加速全球产能转移。
2013年主要区域总产能及消费量(万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来,我国乙二醇产能、产量和消费量逐年上升,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乙二醇消费国。2015年,我国乙二醇产能为744万吨/年,同比增长27.6%,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3%;表观消费量为1312万吨,同比增长3.6%,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51.1%;产量为432万吨,同比增长2.4%。预计到2020年,国内乙二醇的总消费量将达到1800万吨。
产能长期不足,供应缺口大。2014年以前,我国乙二醇在产能扩张方面速度相对缓慢;而2015年以后,由于煤制乙二醇技术的投入生产,产能扩张明显提速。在过去十年,我国乙二醇消费需求的复合增速在9.7%,产量复合增速为13.7%,而产能复合增速为18.4%,但由于产能基础较差,即使设备满产离满足国内需求尚有较大差距;同时,受到极具价格优势的中东乙二醇等进口产品的冲击,国内现有设备的开工率也常年徘徊在60%-70%之间,供需缺口进一步加大。我们认为,尽管乙二醇产能在近几年有加速扩张的趋势,但消费方面仍将有600~700万吨/年的缺口,未来几年,国内乙二醇供不应求的格局仍将持续。
2000~2015年国内乙二醇供需情况(万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底全国乙二醇生产装置运行情况(乙烯法)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底全国乙二醇生产装置运行情况(煤化工法)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乙二醇价格相对抗跌,已然触底。2015年,全年乙二醇行情经历了前高后低、先扬后抑的过程,在以原油为首的大宗商品全线下跌的情况下,从2015年5月份开始,乙二醇一路狂跌,从最高时期的7800元(华东地区,吨价,下同)下跌至12月底的4400元,下跌幅度超过40%,市场价格刷新近5年的历史新低。但是,作为抗跌的明星产品乙二醇表现依然相对坚挺,跌幅要远远低于其他化工龙头产品。2016开年价格回升明显,进入上升通道。2016年,乙二醇继续保持开门红,一季度涨幅高达20.4%。我们认为随着乙烯等乙二醇原料价格的上涨,下游聚酯行业景气度的逐步回升,乙二醇的价格已然触底,开始进入上升通道。
乙二醇主要进口价格走势(美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乙二醇主要报价走势(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亚洲地区供应商减产集中,供需紧张,持续支撑乙二醇价格回暖。2016年1~9月,亚洲地区估计有164万吨的减产量(同比64万吨),主流供应商的减产会使中国进口量较同期骤减;而3月以后的需求会继续增加。两项叠加,我们预计,2016年国内乙二醇的供需会持续偏紧,2017年以后才会有所缓解。而这种紧张的供需格局将有效支撑国内乙二醇价格的持续回升。
2016年亚洲地区乙二醇供应商集中减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技术逐渐成熟,预计煤制乙二醇产能将持续上升。从产能存量看,截至2015年底,我国乙二醇产能744万吨/年,同比增长30%,增速明显加快;其中,石油乙烯路线463万吨/年,MTO路线7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二醇路线(煤制乙二醇)211万吨/年。但整体来看,产量增长较慢,尤其是合成气制乙二醇,由于技术等因素,导致开工率不高,产量更少。
国内煤制乙二醇产能趋势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再看产能增量部分。目前计划中产能大部分为煤合成气法。其中,已投产产能为252万吨/年,在建产能865万吨/年,拟建和规划中的产能为1100万吨/年。预计到2020年底,国内乙二醇产能总体将能突破1200万吨/年,而其中煤制乙二醇产能或将达650万吨/年,在总产能中占比将超过50%。
2015年国内乙二醇产能结构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0年国内乙二醇产能结构图(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近年来煤制乙二醇项目的进展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煤制乙二醇技术研发机构较多。但从技术上看,基本工艺路线基本相近,都是目前最主流的草酸酯法,只是在反应条件(温度、气压、催化剂等)、转化率、回收效率等方面略有不同。经过测算,如果按照褐煤400元/吨左右的价格,煤制乙二醇的成本在4000~4500元/吨左右。自有配套合成气装置或是采用综合尾气(如新疆天业)的综合成本在此基础上下调500~1000元/吨。
煤制乙二醇成本核算(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煤制乙二醇市场空间测算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由此,我们得到上表中需求测算矩阵。可以看到,随着技术的日臻成熟,煤制乙二醇可有效补充国内乙二醇产能的严重不足,甚至凭借其经济性替代部分石油法乙二醇的应用;若聚酯行业保持目前的平稳增速,煤制乙二醇的潜在市场空间至少超过千万吨量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产融加速孵化体系:提供就业保障、激活产业服务、盘活楼宇经济、化解地方债务、聚合服贸中盘、拉动消费升级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题形象盛大启幕,东方美学盛宴点亮京城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音乐美食嘉年华圆满落幕
- 教育部推动开设1000个微专业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双千”计划解锁高质量就业密码
- 2025 CSF文化会焕新出发:以年轻化战略引领行业变革,跨行业周边定制开辟万亿商机新蓝海
- “银发列车”为何一票难求?
- 景区多元特色主题活动赋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费焕新彩
- 八米巨人蜡像亮相杭州 巨人蜡像艺术赋能实体引爆眼球经济
- “大飞船”正式启航!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首日人气火爆
- 合作迈上新台阶 多家跨国车企“加码”投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