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国中药配方颗粒对传统中药饮片替代空间大及市场快速扩容分析预测
2017/3/16 11:51:27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一、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等效性得到多方论证,并无差别。中药配方颗粒是否与传 统中药饮片具有等效性是争论较多的问题,从已有研究结果来看,绝大多数中药配方颗粒混合 汤剂(单煎)与传统饮片合煎汤剂在化学成分、药效学、临床疗效方面在统计一、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等效性得到多方论证,并无差别。
中药配方颗粒是否与传 统中药饮片具有等效性是争论较多的问题,从已有研究结果来看,绝大多数中药配方颗粒混合 汤剂(单煎)与传统饮片合煎汤剂在化学成分、药效学、临床疗效方面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合煎后产生成分变化多集中在少数几种含单宁类、生物碱类以及部分的苷类药材,而药效学试 验有差异报道中单煎部分优于合煎占比甚至更高,多个经典用方也已被试验证明二者临床疗效 无明显差别。
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性能比较
分类传统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特点存在煎煮费时间、浸出不完全、量大难服用、携带不方便、分剂量不均匀、饮片不卫生、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便于携带、服用方便;标准统一、适于生产;即冲即服;调剂质量和准度高;免煎易服;质量稳定。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二、中药配方颗粒对传统中药饮片替代空间大。
传统中药饮片汤剂入药使用,需要水煮煎服, 耗时费力,对患者来说存在使用和携带不便、有效成分使用不充分问题。中药配方颗粒是用符 合炮制规范的传统中药饮片作为原料,经现代制药技术提取、浓缩、分离、干燥、制粒、包装 精制而成的纯中药产品系列。其有效成分、性味、归经、主治、功效和传统中药饮片完全一致, 保持了传统中药饮片的全部特征,能够满足医师进行辩证论治,随证加减,药性强、药效高
同时又具有不需要煎煮、直接冲服、服用量少、作用迅速、成份完全、疗效确切、安全卫生、 携带保存方便、易于调制和适合工业化生产等许多优点。
中药配方颗粒在中药饮片占比在增大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三、中药配方颗粒满足多方利益需求,市场扩容动力足
中药配方颗粒的引入实际上符合了医疗链条中各个方面的利益:
(1)医院/医生角度,中药配方颗粒按照中药饮片管理,不取消药品加成、不计入药占比。 医院可以保留 25%的药品加成(中成药 15%的药品加成取消),对医院来说有更大动力销售配 方颗粒。中药配方颗粒销售费用率为 20-40%,远超中药饮片 10%的销售费用率,医生有动力开 出相关处方。
(2)患者角度,中药配方颗粒口服方法简便,即冲即饮,避免了中药饮片煎煮时间长、浸 出不完全、量大难服用等问题,适应当下社会需求,易于培养用药依从性。
(3)企业角度,中药配方颗粒拥有更高的附加值。从而使生产企业拥有更高的利润率,2015 年中药配方颗粒净利率达到 25-30%,远高于饮片企业的 5-10%。
(4)监管角度,中药配方颗粒生产/流通管理严格,比传统中药饮片更易于建立标准化的质 量控制标准,更易于监管部门的管理监督。
利好政策的驱动、对传统中药饮片的替代以及符合各方利益的需求是加快中药配方颗粒行 业快速增速的核心逻辑。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中药配方颗粒是医药行业增速最快的子行 业之一,行业规模从 2006 年的 2.3 亿元扩张到 2015 年的近 82 亿,年均复合增速超过 40%, 相应地,中药配方颗粒在中药饮片的比重也从 1.2% 提升到 5.1% 左右。过去几年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快速增长的核心逻辑是对传统中药饮片的替代,未来随着利好政策的不断释放,我们认 为这个趋势仍将维持下去,预计未来几年仍能保持 40%以上速度增长,2016 年将突破百亿市场 规模。如果到 2020 年中药饮片市场有 15-20%市场被配方颗粒占据,那么预计到 2020 年中药 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在 400 亿元。
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快速扩容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