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国摩托车和摩托车零部件行业市场概况分析及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2017/4/17 17:13:56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1 、全球摩托车行业概况与汽车相比,摩托车具有便捷灵活、占道路资源较小以及单价相对较低的特点,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全球摩托车的需求不仅与各国经济环境相关,也与其交通、气候等情况有关。发达国家中,美国、欧洲以大1 、全球摩托车行业概况
与汽车相比,摩托车具有便捷灵活、占道路资源较小以及单价相对较低的特点,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全球摩托车的需求不仅与各国经济环境相关,也与其交通、气候等情况有关。发达国家中,美国、欧洲以大排量为主,用于运动、娱乐的较为普遍,日本由于地少人多交通拥挤,以小排量为主,主要用于短途代步;发展中国家,以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埃及、巴西、哥伦比亚等为代表的亚洲、非洲、南美国家,公共交通系统不够发达且建设投入力度不够,家庭收入偏低,摩托车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家庭重要财产和日常主要交通工具或经营用运输工具,车型以小排量为主。
日本、美国以及意大利、德国等欧盟国家以其先进技术和高端产品,位于摩托车生产强国之列,而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地缘、气候和经济影响,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成为摩托车的生产大国,产销量位于世界前列。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为全球四大主要摩托车生产国。近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各大摩托车主要生产国和销售国的经济增速也有所放缓,对摩托车市场需求造成一定影响。2012 年至 2015 年全球 4 大摩托车生产国的产量变化情况如下图:
全球主要摩托车生产国的产量情况(万台)
中国市场,受到城市禁摩政策和国Ⅲ排放标准实施,以及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替代等影响,摩托车产量及需求量在逐年下降,但目前仍然是产量第一大国,其中 50%左右用于出口。在全球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印度摩托车行业一支独秀,实现逆市增长。印度国内的摩托车需求量已经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而其产量也在逐年扩大,有望在未来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产销市场。印度尼西亚市场和越南 2014 年前的销量相对比较稳定,2015 年受经济增长缓慢,居民购买力水平下降等影响,摩托车市场需求有所下降。从全球摩托车市场来看,由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的长期存在,未来整体市场趋势较为稳定。
从全球摩托车的出口情况来看,全球主要的摩托车出口国中,日本、中国、意大利、美国、德国、泰国、法国和印度占据了全球摩托车出口市场 90%以上的份额,其中日本以技术、品牌优势力压中国、印度等生产大国,成为全球摩托车行业的超级强国;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摩托车产销国,摩托车企业销售额中的40%以及利润的 50%以上均来自出口,出口量为世界第一。
2 、我国摩托车行业概况
我国摩托车自主生产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后,籍由改革开放的大潮,国营摩托车厂逐步成长壮大。1993年,我国摩托车产量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1997年我国摩托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2006年我国摩托车产量首次突破2,000万辆,超过世界总量的50%。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摩托车制造和消费大国,并连续24年占据世界摩托车生产量第一的宝座。但摩托车大国的背后存在着技术含量低、质量参差不齐、同质竞争严重、企业无力创新等隐忧。
(1)我国摩托车产销量全球第一,但市场呈萎缩态势
我国是全球第一的摩托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摩托车产量占全球摩托车销量的比例超过50%,国内摩托车销量占全球摩托车销量的比例超过30%。从近十年来我国摩托车销售情况看,2006年至2008年我国摩托车产销量持续上升,2008年以来,受经济危机、其后经济持续低迷以及鼓励政策的退出等影响,我国摩托车销售量波动较大。2009年,全年摩托车销量同比下降7.54%,2010年至2011年摩托车销量有所反弹,2012年以来摩托车销量出现连续下降 。2016年,摩托车行业产销形势比较严峻,产销量继续延续上年下降的走势。2016年我国摩托车产销量分别为1,682.08万辆和1,680.03万辆,比上年下降10.68%和10.75%,产销量已连续5年下降。2007年至2016年我国摩托车销量情况如下图:
2007年至2016年摩托车销量情况
2012年至2016年,我国摩托车销量持续下降,其中内销市场受禁限摩政策和市场调整的双重压力,已经连续7年萎缩。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实行“禁限摩”政策的国家,多年的城市“禁限摩”政策使城市市场的大门基本关闭,我国摩托车85%销往农村市场。农村市场由于受到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人口空心化以及农民收入提高带动微型汽车消费需求增加,从而使得农村摩托车市场有所缩小。在国内需求持续低迷的环境下,摩托车企业更注重国外市场的开拓,预计未来几年出口销量将维持在800-1,000万辆,保持相对平稳。
(2)海外市场是未来摩托车产销量增长的主要来源,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近年,由于摩托车国内市场空间逐步缩小,摩托车制造商把市场开拓方向主要放在海外,加大海外市场开发力度,转移来自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2007年至2016年,我国摩托车出口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39%,高于我国国内摩托车销量同期-6.05%的年均复合增长水平。我国摩托车出口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近年我国摩托车出口占总销量的比例维持在40%左右,且逐步上升,部分企业出口量占总销量比例达到了70%。在行业高度依赖国外市场同时,国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摩托车行业产生了较大影响。2009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不均衡性、各国财政风险以及部分地区的政局动荡,导致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受此影响,我国摩托车整车出口量存在一定波动。2007年至2016年我国摩托车出口情况如下图:
2007年至2016年摩托车出口情况
从我国摩托车出口区域分布来看,经过多年的努力开拓,国内摩托车企业成功实施了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摩托车出口从以前单纯依赖东南亚市场发展到多个出口市场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我国摩托车出口至近200个国家(地区),出口区域与新兴发展中国家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相契合。2015年我国摩托车按洲别划分的出口情况如下:
2015年摩托车分洲别出口量情况
受经济复苏缓慢和地区政治不稳定等因素影响,2015年,我国摩托车出口降幅明显,出口五大洲,仅拉丁美洲保持增长,非洲和欧洲的降幅达20%以上。
尽管出口形势有所下滑,但亚非、南美地区的地理气候、经济状况决定了其对摩托车的长期、稳定需求,随着区域政治稳定和经济恢复,这些地区仍有着一定的需求潜力。我国摩托车生产企业经过长期开拓,在这些地区已经形成了长期稳固的市场,海外市场仍有一定市场空间。
(3)我国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前景
我国摩托车行业经历了初创与成长,现在面临的是发展模式的转型期,市场竞争由过去的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未来几年将是中国摩托车行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时期,也是中国摩托车健康发展的新时期。
①未来几年,我国摩托车产销量将保持稳中有降的局面,摩托车市场集中度
进一步增强,企业数量减少随着中国摩托车工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我国传统的摩托车消费市场也在发生变化,农村市场逐步缩小、城市摩托车应用增加,以及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表明中国摩托车行业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自2009年以来我国摩托车内销量已连续7年下滑,但由于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摩托车仍将长期成为广大农村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和生产工具。同时,我国摩托车国内市场连续几年销量下滑,虽然对行业产生了较大影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行业大浪淘沙的过程。销量虽然下降,但产业集中度得到了提高。自2012年工信部建立汽车、摩托车行业退出机制以来,至2015年底,已有20多家摩托车企业因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被取消生产资质。
未来,我国摩托车国内市场需求将继续有所萎缩,海外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仍有一定市场空间,未来几年我国摩托车出口会保持相对平稳。
②城市摩托车、大排量摩托车将是未来的增长点
随着摩托车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人们更追求个性的生活方式,倾向于选择排量更大、性能更强、外观设计更时尚、科技含量更高的摩托车作为休闲娱乐工具。大排量摩托车需求将会逐年增多,企业会更重视大排量摩托车的市场,更多企业会加大对大排量摩托车的研发,推出更多的车型。
③中低端摩托车市场仍会长期存在
中国人口众多,贫富差距较大,地域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在很多农村地区,摩托车仍长期是农民主要出行交通工具和生产工具。这些摩托车主要以中低端摩托车为主,产品特性为价格低、维修保养便宜、机动灵活。因此,中国的中低端市场将会长期存在。随着农村的逐步富裕,农村市场的摩托车需求结构将更为丰富,中高端产品需求也会有所增加。
④节能、环保及创新技术将是未来产品发展方向
随着中国环保标准的不断提升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政府不断推出环保产品优惠政策,未来节能环保摩托车将是技术亮点和发展方向。在国家2020年节能减排行动目标的限定下,摩托车向清洁能源、电动化方向发展是突破产业升级瓶颈的最好途径,纯电动摩托车被认为可以一改摩托车高污染高排放的形象,可以敲开城市“禁限摩”的大门。随着正规的摩托车一、二线品牌进入电动摩托车市场,摩托车产品的安全及使用性能将进一步提高,电动摩托车将走向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此外,摩托车国IV标准将在2018年7月实施,2019年7月,摩托车企业停止销售国III车型。行业标准的提高将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一方面促进产品质量、性能提升,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加强,将会有更多的企业被市场淘汰,行业生产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3、我国摩托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从技术结构角度上说,摩托车是一个复杂的总系统,它由发动机、供油、点火、传动、行走、制动、操纵等各分系统组合而成,涉及几百种零配件,摩托车零部件行业也是包罗广泛,产品类型众多,但又与摩托车行业整体的产销状况息息相关。摩托车行业需求的旺盛会直接带动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而当摩托车行业整体发展受阻时,零部件行业总体也呈逐渐下滑趋势。但是,由于存在故障因素和配件的替换需求,零部件行业下滑的趋势又会缓于摩托车整车行业,因此最近几年因城市禁限摩造成摩托车行业衰退,但零部件行业的衰退却不明显。与汽车一样,摩托车零部件是整车产品创新的基础。很多企业开发的大排量摩托车迟迟未能量产或量产后问题频出,主要是关键零部件质量不过关或生产一致性差。因此,摩托车零部件的创新是整车产品技术创新开发的重要推动力,是实现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共同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摩托车所有零部件已基本实现自主生产,摩托车零部件主要以国产产品为主,进口产品较少,零部件产品在生产能力和性价比方面均居世界前列。
我国摩托车零部件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销往海外。2007年至2015年我国摩托车零部件出口金额如下:2007年至2015年摩托车零部件出口情况
从出口国家看,亚洲地区是我国摩托车零部件主要出口市场。我国摩托车零部件主要出口国家为:印度、尼日利亚、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美国、埃及、菲律宾、巴西、泰国等。
从出口的零部件种类来看,我国摩托车出口产品主要为车轮、减震器、发动机等,其中车轮出口量最大。2014年摩托车零部件出口金额前20家企业中车轮生产企业占4家,其合计出口金额占20家摩托车零部件企业总出口金额的44.53%。
随着摩托车国Ш标准的全面实施及2018年摩托车国Ⅳ标准的实施,我国摩托车零部件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排放标准提高了技术门槛,摩托车零部件企业必须大力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技术和制造水平。另一方面,由于排放标准提高使零部件企业生产综合成本大幅提高,摩托车生产企业需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推行精益化管理目标,控制批量产品质量和制造成本,以降低内耗、改善综合状况。我国摩托车零部件企业将从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和精益化管理入手,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和效率,促进零部件行业与整车行业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