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国手机网民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调研分析
2017/5/3 10:31:15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手机网民对人工智能的了解程度不高,高达47.4%的手机网民认为自己对人工智能的了解一般,20.0%的手机网民认为自己比较不了解,认为自己对人工智能比较了解的手机网民占比为21.6%。虽然人工智能作为社会热点,被提及和讨论的范围比较广,但手机网民对人工智能的了解程度不高,高达47.4%的手机网民认为自己对人工智能的了解一般,20.0%的手机网民认为自己比较不了解,认为自己对人工智能比较了解的手机网民占比为21.6%。
虽然人工智能作为社会热点,被提及和讨论的范围比较广,但是,更多的是基于传播媒体的角度去报道,而对人工智能的涵义、技术等方面的内容缺乏一定的探讨。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虽内涵丰富,然而目前仍处于学科和技术边缘,在手机网民中广泛普及仍有一定阻碍和难度。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人工智能将从媒体逐渐走向人们的日常生产及生活之中,而手机网民对于人工智能的认识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2017年中国手机网民对人工智能的了解程度调查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媒体是了解人工智能的主要渠道
74.7%的手机网民以网络媒体为了解人工智能的主要渠道之一,同时,有40.5%的手机网民会通过传统媒体来了解人工智能,需要注意的是,有29.3%的手机网民会通过文化产品(影视、小说、游漫等)来了解人工智能,而学术文献和机构报告等渠道则相对分布较少。我们处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随着人们了解资讯的习惯日益呈现碎片化,网络媒体在人工智能的传播过程中占据着主要地位。网络媒体在认识到自身的信息传播价值的同时,也在传播过程中承担着社会责任,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价值。
2017年中国手机网民人工智能了解渠道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人们普遍认为有普及教育的需要
30.8%的手机网民认为国家非常有必要加强关于人工智能的普及教育,而认为比较有必要的手机网民占比则为47.0%,有18.0%的手机网民暂无看法,仅有不到5%的手机网民认为比较或完全没必要。绝大部分手机网民认为国家应该加强关于人工智能的普及教育,一方面的原因是大部分手机网民自身对人工智能的了解程度有限,有一定的认识需求,另一方面是目前以网络媒体为主要传播渠道,而网络媒体的信息公信力和专业性又相对较弱。良好的社会认知环境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不仅仅是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及其他社会成员应该一起承担起人工智能的社会传播和教育责任,为技术和产业发展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2017年中国手机网民对国家普及及人工智能教育的看法调查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手机网民较为关心人工智能的发展
19.2%的手机网民对人工智能的发展非常关心,48.7%的手机网民表示比较关心,而认为自身关心程度一般的手机网民占比则为26.9%,仅有5.2%的手机网民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比较或全不关心。进入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阶段性的突破,众多科技公司开始进行人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一方面,众多焦点产品或话题持续引发大范围的社会讨论,另一面,相当一部分的人工智能产品逐渐开始落地应用,这令越来越多的手机网民开始注意并关心人工智能的发展。
2017年中国手机网民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关心程度调查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语音识别的人工智能水平最受认可
有46.0%的手机网民认为语音识别是人工智能发展水平较高的领域之一,紧随其后的是智能家居,得到了40.5%的手机网民的认可,而机器人、智能驾驶、个人助手、无人机等领域亦得到了较多的手机网民认可,其中,智能安防和智能金融的认可度较低。语音识别作为发展较为充分的领域之一,不乏科大讯飞等出色企业,有着较为成熟的产品体系,已经实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落地,是用户较为熟悉和满意的细分领域。
2017年中国手机网民对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发展水平的认可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能家居被认为最具发展价值
41.0%的手机网民认为智能家居是最具发展价值(包括社会、经济等价值)的领域之一,紧随其后的是智能驾驶、机器人、智能医疗等,而仅为9.7%、 9.2%的手机网民认为智能金融、可穿戴设备存在较大发展价值。智能家居一方面范畴较为广泛,涉及众多的家庭产品,另一方面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得到充分发展的智能家居,能够很大程度地改善人们的生活。智能驾驶、机器人、智能医疗等领域,既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够在生命健康方面给社会带来价值。
2017年中国手机网民对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发展价值判断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普遍认为人工智能利大于弊
有59.2%的手机网民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而28.4%的手机网民则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利弊相当的,仅有8.6%的手机网民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弊大于利。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虽然存在较大范围的利弊探讨,但手机网民依然是趋于理性的,人工智能对生产效率、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有利价值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就业、安全、伦理等方面的风险,相当一部分手机网民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弊处的担忧不无道理。
2017年中国手机网民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利弊关系认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体力劳动最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普通技工和服务从业者是手机网民认为最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位之一,分别占比46.0%、 40.8%。需要注意的是,销售公关类、经营者(批发零售)是最少手机网民认为会被取代的职位之一,占比分别是5.9%和5.7%。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劳动力是必然趋势,人们更多的讨论是何种职业会被取代。其中,简单重复、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位被取代的风险最大。而判断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更多的是需要从可学习性、感性程度、主观依据等多个角度去思考。
2017年中国手机网民对人工智能取代只为的看法调查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超人工智能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争议
在“是否赞成发展超人工智能”的调查中,有53.0%的手机网民认为超人工智能可以有限制地发展,而表示完全反对的手机网民占比为22.0%,有14.8%的手机网民不认为有可能实现,仅有8.4%的手机网民很赞成超人工智能的发展。超人工智能是指在拥有智能计算和决策能力的基础上,拥有自我意识、价值观等心智意识的机器。关于超人工智能的发展,各方面存在不同的看法,对于普通手机网民而言,超人工智能所拥有的心智意识一方面拥有很大的不可控性,另一方面又缺乏理论和技术支持。但是,更多的手机网民依然较为理性,认为超人工智能可以有限制地发展。
2017年中国手机网民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意见调查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奇点恐惧不受手机网民认可
在“如何”看待奇点即将到来”的言论调查中,接近一半的手机网民认为奇点会在不可预见的未来到来,另外有27.5%的手机网民认为奇点很快就会到来 ,而认为奇点永远不会到来的手机网民占比为11.0%,有8.8%的手机网民认为我们正在经历奇点。人工智能奇点是指机器全面超越人类,使得人类社会进入技术、经济、社会全面极速和颠覆发展的时刻。从调查上看,超过九成的手机网民并不存在奇点恐惧——即“我们正在经历奇点”的观点。虽然当前仍属于专用人工智能阶段,但大部分手机网民依然是肯定奇点到来的可能性的,这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人们对人类技术能力发展的广阔前景的肯定。
2017年中国手机网民对人工智能奇点的看法调查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伦理研究较大的存在必要性
在“是否有必要投入资源进行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调查中,有20.9%的手机网民认为非常有必要,而认为比较有必要的手机网民占比高达52.2%,有20.3%的手机网民持保留意见,认为比较或完全没必要的手机网民占比不足7%。2016年,国际范围内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研究开始大范围地推进。如“人工智能应该依据何种道德标准进行决策”、“人工智能机器的法律责任如何界定”、“人工智能是否拥有人权”等问题是核心,而人工智能伦理在更广的范围内有更多的可研究空间。中国手机网民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认识相对较为理性,也体现了手机网民对于人工智能的疑惑与担忧。
2017年中国手机网民对人工智能伦理研究必要性的看法调查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启动
- 国企向新力 潍柴雷沃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翅膀”
- 君乐宝连续三年荣膺“中国卓越管理公司(BMC)”权威认证
- 人工智能技术为转型按下“加速键” 钢铁产业正变得更“绿色”、更“聪明”
- “源网荷储智”转动零碳园区!固德威赋能打造国内首个重卡风光储充一体化标杆
- 学习不“将就”,健康要“讲究”:赶考小状元森林氧吧5.0AI重庆旗舰店盛大启幕!
- 京东超市“逢9必拍”升级 跨世纪年份酒1元起拍 引领酒类消费新潮
- 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弥勒华融印象葡萄烈酒项目投产揭牌
- 中国国际会议会展中心模块化解决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 “影视+文旅”带动“剧中同款”销量增长 主题IP游成文旅消费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