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市调控“半年考” 漏洞还待补上
2017/7/21 11:20:30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贷款创新,事实上突破了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限制杠杆的政策,甚至鼓励低收入人群也去加杠杆。春节后各地密集部署的楼市调控,到现在已过去半年时间,调控绩效如何呢?从数据看贷款创新,事实上突破了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限制杠杆的政策,甚至鼓励低收入人群也去加杠杆。
春节后各地密集部署的楼市调控,到现在已过去半年时间,调控绩效如何呢?从数据看,成交量惨不忍睹,热点城市同比普遍下跌40%以上,房价下行缺口也已打开,比如近期报道深圳新房价格"九连跌",相比去年10月份调控前,深圳新房均价下跌了7000元。北京也是下跌的"领头羊",7月京城二手住房价格相比3月份,已经下跌了16.64%,每平方米累计跌去10206元。
2015年以来,环京城房价翻了一倍多,直接从"2字头"跳涨到"4字头"。近期有报道称,这一区域房价普遍下跌2成以上,很多项目被打回到"2字头"。而且,各路记者近距离观察发现,此前一度熙攘热闹的售楼处,也陷入一片死寂。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热点城市房价非跌即停涨。考虑到上涨的加速器——按揭贷款在紧缩,M2创新低,供地放量,似乎回调的通道已开启。
但是,管制下的市场,绝非按政策预期走,特别是在需求旺盛,楼市繁荣的直接受益方或依赖方——地方政府并不想让楼市需求突然"下台阶"时,市场需求绝非会在短期内突然匿迹。就比如,过去商品短缺的计划经济时期,尽管政府控制的商品价格比较低,但黑市价格和私下里交易的价格很高。如果政府不控制,市场供不应求自然也会产生"排队成本",相当于价格上涨。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热点楼市表面上平稳或回调,但微观市场已是暗流涌动。因为,过去10年逐利资本在楼市尝到了甜头,而且屡试不爽。同时,有的地方政府在楼市调控上"虚心假意",给市场以"狼来了"的信号,甚至亮出了调控底线的"牌"。预期的自我实现,以及财富示范效应呈同心圆向外扩充,让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到了楼市投资和创富的征程中。
由此,不难判断,调控可能会出现"摁住葫芦浮起瓢"、"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漏洞。比如,一些城市住宅被"摁住了","类住宅"就起来了;本区域被"摁住了",周边楼市就起来了;按揭贷款"摁住了",消费贷款起来了;新房市场被"摁住了",二手房市场起来了。近期, 新华网 旗下的《瞭望周刊》报道,"限价令"下的楼市,存在着以不断翻新的手法来"变相加价"的乱象。
比如,录入网签系统是较低的、符合控制要求的房价,但实际房价却高于此。怎么操作呢?就是通过所谓附加装修合同、购买车库的合同、交"喝茶费",员工购买后转入无法限价的二手房等形式,变相提高房价。市场会算这个账,片区实际价格和限制价格之间,都是可以套取的利,不管开发商附加什么"加价条款",只要实际售价低于市场预期价格,需求就会拥入。现在,房价统计不完善,官方只有国家统计局那个一般百姓看不明白的指数,钻这样的漏洞就不难理解。
同样,若资金控制住了,房价上涨就失去了动力。表明看,按揭贷款下降了,近期各地都在报道本地房贷下降,但消费贷款很活跃,有的城市今年以来消费贷款增长了近一倍。一般来讲,消费贷款不外乎车贷、装修贷。今年上半年,小轿车销售下降了,装修贷也不可能突然放量,但消费贷款却出现暴增。毫无疑问,股市 好时 ,消费贷往股市走,楼市需求旺盛时,就往楼市走。
而且,今年对按揭贷款增幅也有控制目标,据悉,管理层要求新增按揭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不得超过30%,但是资金需求比较旺盛。于是,消费贷款就异军突起,甚至还衍生出了所谓"高评高贷"、"先息后本"、延长贷款期限的"气球贷"。这些贷款创新,事实上突破了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限制杠杆的政策,甚至鼓励低收入人群也去"加杠杆"。楼市调控关系到能否守住系统性风险不发生的底线,关系到实体经济能否稳住。当前,正是调控最要紧的时刻,"半年考"难言合格,部分政策的药效正在褪去。因此,"打补丁"、"补漏洞"是下一步调控的应有之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启动
- “源网荷储智”转动零碳园区!固德威赋能打造国内首个重卡风光储充一体化标杆
- 国企向新力 潍柴雷沃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翅膀”
- 君乐宝连续三年荣膺“中国卓越管理公司(BMC)”权威认证
- 人工智能技术为转型按下“加速键” 钢铁产业正变得更“绿色”、更“聪明”
- 学习不“将就”,健康要“讲究”:赶考小状元森林氧吧5.0AI重庆旗舰店盛大启幕!
- 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弥勒华融印象葡萄烈酒项目投产揭牌
- 京东超市“逢9必拍”升级 跨世纪年份酒1元起拍 引领酒类消费新潮
- 中国国际会议会展中心模块化解决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 “影视+文旅”带动“剧中同款”销量增长 主题IP游成文旅消费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