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几年我国分享经济仍可保持年均40%左右增速
2017/8/30 11:43:4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近日,在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召开的第二届中国3.15互联网消费论坛上,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技术研究院首席分析师陈音江发布了《分享经济舆情大数据报近日,在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召开的第二届中国3.15互联网消费论坛上,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技术研究院首席分析师陈音江发布了《分享经济舆情大数据报告2017》。该报告显示,国内分享经济当前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未来几年,我国分享经济仍可保持年均40%左右的增速。
陈音江介绍,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融资规模约1710亿元,同比增长130%;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人数超过6亿人,比上年增加1亿人左右,参与提供服务者人数约为6000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000万人;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民生价值。
据报告显示,自2017年初至8月6日,全社会涉及分享经济的负面舆情话题458个。其中,安全保障类106个,服务质量类71个。从话题热度来看,排名前五的负面话题为安全保障、服务质量、价格垄断、个人隐私及监管处罚。服务质量类负面评价主要集中在消费者对分享产品或服务提供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以及业务能力的抱怨方面。
陈音江表示,部分企业或个人打着假分享的名义虚假经营,甚至变相非法融资,不仅违背了"分享"的本意,造成社会资源浪费,而且容易滋生金融诈骗等乱象,引发群体性投诉事件。对于像分享经济这样的新生行业,政策导向极大地决定了其发展走势。目前,"不放任、不管死",仍然是监管部门对分享经济的主要态度。
陈音江表示,最近出台的分享经济指导意见,多次提到"包容审慎"原则,要求审慎出台新的准入和监管政策。其中,包容不是纵容,审慎不等于放弃监管。对于监管部门而言,一方面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安全意识,严格规范准入条件;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界定平台企业、资源提供者和消费者的权利、责任及义务,明确追责标准和履责范围,促进行业规范发展。(记者何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中美贸易战汽车业或首当其冲
- 下一篇:7月份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回升21.9点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国企向新力 潍柴雷沃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翅膀”
- “源网荷储智”转动零碳园区!固德威赋能打造国内首个重卡风光储充一体化标杆
- 君乐宝连续三年荣膺“中国卓越管理公司(BMC)”权威认证
- 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启动
- 人工智能技术为转型按下“加速键” 钢铁产业正变得更“绿色”、更“聪明”
- 学习不“将就”,健康要“讲究”:赶考小状元森林氧吧5.0AI重庆旗舰店盛大启幕!
- 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弥勒华融印象葡萄烈酒项目投产揭牌
- 告别私域运营烦恼!小慧AI三大新功能上线:AI侧边栏+数字员工+文案助手,效率飙升300%+
- 京东超市“逢9必拍”升级 跨世纪年份酒1元起拍 引领酒类消费新潮
- 中国国际会议会展中心模块化解决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