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国铝塑膜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7/10/24 15:23:4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一、中国铝塑膜市场发展现状1、全球铝塑膜市场分析1997年第一代铝塑膜由日本昭和电工完成研发并投产,数年后,大日本印刷(日本DNP)紧随其后进入市场。自此之后,昭和电工和DNP分别作为铝塑膜干法工艺和热法工艺的代表,长期占有全球铝塑一、中国铝塑膜市场发展现状
1、全球铝塑膜市场分析
1997年第一代铝塑膜由日本昭和电工完成研发并投产,数年后,大日本印刷(日本DNP)紧随其后进入市场。自此之后,昭和电工和DNP分别作为铝塑膜干法工艺和热法工艺的代表,长期占有全球铝塑膜市场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近年来,日本T&T及韩国栗村化学作为铝塑膜产业的新兴力量,正在逐渐扩充市场份额,但目前全球市场依然有75%以上的市场份额被日本昭和电工和DNP占据。
国际铝塑膜市场份额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中国铝塑膜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近年来,我国消费电子市场火热,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样方兴未艾。快速膨胀的下游需求带动锂电池,尤其是软包装锂电池需求不断走强。作为软包锂电池的必备封装材料,铝塑膜的市场需求同样火热,在近五年来保持了约40%的年复合增长率。据高工锂电统计,2016年,国内市场对铝塑膜的需求量已达95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达45%;铝塑膜市场规模29.5亿元,同比增长39%。
近年中国铝塑膜市场需求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中国铝塑膜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国内锂电行业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电池材料已均有企业实现量产,部分产品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在国际市场中具备相当竞争力。据高工锂电统计,我国目前全部锂电材料中已约有74%实现国产化。而与之相对的,国内企业生产的铝塑膜却仅占总量的7%-8%,其余绝大多数依赖进口,国内市场份额几乎完全被日本DNP(约50%)、日本昭和电工(约20%)、日本T&T(10%-15%)和韩国栗村(约9%)化学四家企业瓜分。
中国铝塑膜市场规模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中国铝塑膜国产/进口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中国锂电池材料国产/进口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铝塑膜并非是国内无人敢涉足的禁地,事实上,国内已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先后开展研发、建设产线,意图狙击国内铝塑膜广阔市场空间,以更低廉的价格实现进口替代,进而在全球市场分一杯羹。
然而,截至2016年底,在我国现已做出相关投入的企业中,多半数仍处在研发、试生产阶段,尚不具备量产能力;已经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中,产销量往往远小于生产装置产能,实际开工率底下。2016年全年,全国锂电池用铝塑膜产量仅494万平方米,不足市场总需求量的6%,全国产量之和不及一条大型生产线的生产能力。
目前国内铝塑膜生产企业产能及产销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铝塑膜发展趋势
铝塑膜是软包锂电池不可或缺的包装材料。虽然在过去的几年间,我国铝塑膜行业的发展明显落后锂电产业整体水平,也低于市场预期,但我们认为困难只是暂时的,未来数年内我国铝塑膜行业有望实现突破式发展,相关企业将有机会从中大幅受益。
软包锂电池成本构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动力软包电池前景良好,铝塑膜下游需求预期持续高增长
得益于下游需求的持续旺盛,我国锂电池行业近年来高速发展,2016年中国锂电池总产量达78.42亿只,同比增长35.8%,从需求结构来看,3C消费类产品目前对锂电池的需求量占比约为47%,且每年的需求量增长比较稳定,近年增长率约在10%到15%之间;而动力类需求则构成需求结构中高速增长的部分,近年来年均复合增长约达到100%,2016年相应需求量已超过3C消费类产品。以新能源汽车电池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也逐渐成为锂电产业最为重要的下游需求。
近年中国三大应用对锂电池需求量(GWh)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锂电池外形结构来看,软包锂电池由于在消费类产品中的高度适用性,总产量约占据方形、圆柱形及软包三种类别中的36.2%,2016年总生产量约为22.99GWh。
近年三类锂电池产量(GWh)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软包锂电池产量情况(GWh)
铝塑膜是软包锂电池的必备封装材料,因此软包电池的下游需求与铝塑膜相重合。而针对软包电池的来看,总体而言消费类应用目前构成主要的下游需求,而动力类需求高速增长的趋势则非常显著。在消费类应用中,软包电池因其独有的轻便高效的产品特性牢牢占据主流,约有三分之二的消费电子产品使用的锂电池均为软包电池;而在动力电池领域软包锂电池占比目前约为20%,新能源汽车电池约有6成仍采用较传统的方形结构。
近年软包电池下游需求构成趋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软包电池在3C数码类应用中的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软包电池在动力类应用中的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未来数年软包锂电池有望在消费类产品中保持渗透率的同时,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渗透率将大幅提升,同时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火热,总需求量有望延续高增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