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
2017/12/26 11:26:40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集成电路进口金额维持在2100~2300亿美元,供需缺口巨大。国内进口的产品主要包括存储芯片(DRAM、NANDFlash)、处理器(CPU、GPU)、逻辑芯片、微控制器(MCU)等核心通用芯片,高端传感器也依赖进口。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集成电路进口金额维持在2100~2300亿美元,供需缺口巨大。国内进口的产品主要包括存储芯片(DRAM、NANDFlash)、处理器(CPU、GPU)、逻辑芯片、微控制器(MCU)等核心通用芯片,高端传感器也依赖进口。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产品销售规模仅占全球7.3%左右。
2011~2017年中国半导体进出口分析(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国内IC进口金额为2277亿美元,出口金额为675亿美元,贸易逆差为1602亿美元。同期中国的原油进口额为6078亿元人民币,中国在IC进口上的花费已经接近原油的两倍。2017年1~9月中国进口集成电路进口金额1828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出口集成电路出口金额471.3亿美元,同比增长8%。
尽管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区域性半导体市场(约占60%),但2015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全球的份额仅为4%,远低于美国、日本、韩国、欧盟、台湾等地区。
中国IC自主生产量与消耗量差异极大,自给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中国IC市场自给率在2008年仅为8.7%,2014年为12.8%,预计2018年为16.0%,2018年供需缺口将达到1135亿美元。《中国制造2025》提出,预计2020年国内集成电路市场的自给率要达到40%,到了2030年则提高到75%。因此国内自2014年《集成电路发展纲要》发布以来,各地陆续新建大量晶圆代工厂,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2006~2018年中国IC市场自给率分析(单位:10亿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