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中国水泥行业景气度走势及价格走势分析
2018/4/11 13:59:00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一、供给边际收缩,推动价格大涨低库存奠定涨价基石本轮水泥的供给侧改革有别于钢铁煤炭,并未进行实际上去产能,但供给端同样受到持续的约束。2017 年,环保治理力度显著升级,环保部先后在全国推动了四轮环保督查,且定期进行“回头看&r一、供给边际收缩,推动价格大涨
低库存奠定涨价基石
本轮水泥的供给侧改革有别于钢铁煤炭,并未进行实际上去产能,但供给端同样受到持续的约束。2017 年,环保治理力度显著升级,环保部先后在全国推动了四轮环保督查,且定期进行“回头看”行动,进一步强化督查效果;整体看,行业供给秩序得到了更为有序合理的发挥,叠加行业自律能力的强化,使得熟料库存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即便在淡季,熟料库存水平也未有明显提升,且持续显著低于同期水平。
环保部推动的几轮环保督查情况
督查轮次时间省份试点2015年12月31日-2016年2月4日河北第一批督察2016年7月-2016年8月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西、云南、宁夏第二批督察2016年11月-2016年12月北京、上海、湖北、广东、重庆、陕西、甘肃第三批督察2017年4月-2017年5月天津、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湖南、贵州第四批督察2017年8月-2017年9月吉林、浙江、山东、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 年安徽熟料库存始终保持较低水平,反映供给控制较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安徽省当前水泥库存进入淡季有所上升,但仍处低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旺季限产为核心催化
2017 年四季度,华东水泥价格大幅上涨,绝对价格水平创历史新高。一方面,北方错峰限产执行严格,山东、河北市场11、12 月熟料产量同比大幅下滑,使得在华东旺季期间,区域间熟料流动显著减少,外部熟料冲击减弱;同时,华东也因节能减排及天气治理等进行了限产,如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份11、12 月熟料产量均出现较为明显下滑。旺季的限产使得水泥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截止2017 年底,华东水泥价格529 元,较年初上涨194 元,涨幅约60%,无论是绝对价格还是累计涨幅均居六大区域之首。
2017 年底安徽熟料价格迎来大幅上涨,创历史新高(元/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行业的景气持续性将会更强
2010 年7 月,面临节能减排压力的江浙皖等地纷纷出台限电方案,致使水泥供给阶段性大幅收缩,而需求受益于大规模投资建设仍较旺盛,供需失衡致价格大幅上涨。2011年1 月,华东各地限电措施陆续解除且区域逐渐步入淡季,高位价格开始回落。3 月中
再次进入旺季后,需求逐渐恢复,尽管行政限产不再但企业通过主动协同推动价格回升至较高水平。直至7 月前后产能投放节奏加快,协同破坏,价格一路下行。有别于2010-2011 年周期,更看好此轮周期的景气跨度:1、新增产能冲击结束;2、环保限产更严,且更具持续性,而非限电带来的等脉冲式限产;3、大企业掌握熟料资源,定价力更强。在当前的存量博弈市场,行业的景气持续性将会更强。
2010Q4 华东水泥价格大幅上涨,2011 年整体趋势往下(元/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Q4 以来华东水泥价格大幅上涨(元/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行业价格上行空间分析
沿江熟料价格在2017 年12 月最高达500 元/吨左右水平,而后在2018 年1 月,区域价格大幅下降150 元/吨,目前安徽熟料价格为330 元/吨左右,与2017 年9 月份相当。此轮降价更多体现出大企业对于市场的控制力,以及对于区域市场竞争秩序的维护态度,因此降幅本身并不值得过度的担心。而从库存来看,目前区域熟料库存与历史相比仍处相对低位,同时春节停窑当前执行较好,随着节后复工需求逐步启动,判断熟料与水泥价格后续具备上行空间。
安徽熟料价格在2017 年底创新历史新高(元/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往年春节前水泥和熟料库存对比:今年仍处较低水平
往年春节前水泥库存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往年春节前熟料库存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假设区域价格维持一个合理中枢下,对公司产线吨盈利进行测算:假设熟料价格维持350 元/吨的出厂(含税)价,那么对应熟料端吨净利有望接近70 元/吨;假若水泥价格维持在400 元/吨的出厂(含税)价,对应水泥端吨净利或达到100 元/吨水平。
铜陵海螺出厂价格(元/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