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数字经济体量达到26.70万亿元
2018/4/21 10:12:26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近日,2018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在重庆召开,会议主要探讨了各行业在“互联网+”助力下的发展与创新成果。会上,腾讯研近日,2018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在重庆召开,会议主要探讨了各行业在“互联网+”助力下的发展与创新成果。会上,腾讯研究院发布了《中国“互联网+”指数报告(2018)》,对国内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全面展现,通过指数特征直观地反映了2017年数字经济在国内351个城市的发展情况,刻画出一幅“数字中国脉动地图”。
(图片来源:互联网)技术渗透呈区域辐射特点
2017年“互联网+”指数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山东总指数位居前五。全国数字经济快速渗透,根据“互联网+”指数估算,2017年全国数字经济体量为26.70万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2.77万亿元增长17.24%。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由30.61%上升至32.28%。
“互联网+”指数增速内蒙古、河南增幅最大,广西、山东紧随其后。数字中国脉动地图显示数字技术渗透呈现明显的区域辐射特点,国家级和区域级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增速明显快于其他地区。同时,中西部地区正在形成数字经济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各地数字化发展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数字一二线城市的数字化过程已经渗透进入到较深层次的产业领域,而在后线城市,数字化场景仍然停留在刚需的政务服务、文化生活等领域。
我国数字化发展水平不均衡程度较高。2017年,中国的数字基尼系数为0.59,仍处于相对不均衡阶段,但较2016年的0.62有所下降,数字鸿沟开始出现弥合趋势。
“用云量”增长迅速
2017年数字经济分指数达到了202.65点,比2016年增长了70.05点,同比增长52.83%,显示出我国的经济数字化水平正在逐年平稳快速提升。全国数字经济分指数总体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广东、江苏、浙江、北京、福建位居省级排名前五。数字后线城市数字经济分指数增速领先全国平均水平,与数字一二线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出逐渐缩小的态势。
全国数字产业总体保持平稳快速增长,产业间增速分化,数字化发展呈现出比往年更大的行业差异。医疗、教育、文化娱乐延续了上年的高速增长势头,而商业服务、生活服务等行业增长放缓。同时,数字产业指数分布呈现明显区域辐射特点,中心城市周边城市的产业指数数值普遍高于非周边城市。产业指数的绝对值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的态势,中部、西部与东部的绝对值相差较大。产业指数的增长延续了2016年西高东低的局面,产业发展速度西高东低的局面未来可能持续。
去年“用云量”增长迅速,云存储、计算向数字中线城市渗透。指数结果显示,2017年全年,全国用云量为146.04点,比2016年的102.44点上升43.60点,同比增幅达到42.58%,国内云计算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同时,“用云量”的聚集度有所下降,云计算已经开始加速渗透进入后线城市,助力后线城市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政务迈向发展新阶段
截至2017年12月,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到4.85亿,占总体网民数的62.9%。互联网与政务的结合日益紧密,成为数亿中国网民获得政务服务的便捷渠道。微信平台作为政务改革创新的载体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年底,微信城市服务平台累计服务全国362个城市的4.17亿名用户,覆盖全国85.98%的在线政务服务用户,服务类型包含公安、人社、公积金、交通、税务等30个类别。
数字政务发展存在区域性差异。珠三角城市群核心区成为全国数字政务发展版图的核心区,近年来成渝城市群势能突出,增速全面领先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中西部地区数字政务发展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区内政务数字化的鸿沟也明显存在。但由于移动互联的迅速普及、政务服务日益标准化、通用技术平台的复用等因素,降低了后发地区政务数字化的推进门槛,数字政务鸿沟正在逐渐缩小。
政务服务数字化迈入更广、更深、更高的发展新阶段,呈现出三个特点:由普适的便民服务拓展到专业性更强、流程更复杂的法人服务领域;在线办事功能更多,服务节点数字化向全流程闭环服务整体上线迈进;用户获得感高,移动服务整体满意度创新高。
互联网与生活场景水乳交融
社交即生活,互联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已经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数字社交的“连接”和“互动”以及社交支付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地的数字生活风土人情。“社交指数”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为重庆、深圳、成都、广州和上海;深圳、杭州、东莞、长沙、广州“连接”密度最高;西双版纳、怒江、和田、临沧、果洛居民“互动”频率最高。数据分析显示,城市越大,“好友”越多,互动越少。
移动互联网时代,基于社交场景的经济活动有了新的形式。2017年“社交支付”排全国前五位的城市分别为深圳、广州、北京、上海和东莞,红包等社交支付在南方更为流行。“社交支付”成为人情往来的新载体,大城市居民更习惯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支付操作,中小城市的社交支付仍不普及。
2017年,中国互联网平均每秒进入672.5G的信息,形式包括文本、图片、网页、视频、H5动画、直播、网游和小程序等。“数字文化”分指数排在全国前五位的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和广州,在网络社交中与好友互动越多的城市居民,沉湎于资讯、视频和游戏当中的次数越少,时长越短。各地居民对资讯、文学、影视、游艺类互联网产品的需求,对文化娱乐和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金怡)
转自:人民邮电报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