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社会谁都不能少
2020/9/21 14:21: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一部智能手机,可以走遍天下。放在10年前,谁也不会想到,移动互联网会对中国社会产生如此巨大又深刻的影响。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网约车……似乎生活的一切都可以转移到线上完成。2一部智能手机,可以走遍天下。放在10年前,谁也不会想到,移动互联网会对中国社会产生如此巨大又深刻的影响。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网约车……似乎生活的一切都可以转移到线上完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移动互联网大放异彩,在服务大众生活的同时,也在助力防控疫情。中国不断迈向数字化社会。
但是,移动互联带来的方便生活却并不是对每一个人的。老人因为没有健康码不能乘坐公共交通、老人因为不会预约挂号而导致看病难……老人成为了数字社会的一个盲点,尤其是防控疫情的背景下,这个盲点显得很突出。
如果老人能够融入数字化社会,能够基本使用移动互联网,这无疑是皆大欢喜。但这不能强求,因为年龄、经济条件等种种原因,总会存在一些无法使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人,这些人就成为我们在推进数字社会建设要高度关注的群体,在数字化中留一点非数字的空间。
制定政策不能“一刀切”。为了防控疫情,许多医院实行预约制,入院需要扫健康码,这无可厚非。但是在执行之中不留余地,对于有庞大医疗需求的老人来说,有时就很显苛刻:不会网上预约,不会使用健康码,那就无法到医院检查开药。这就是典型的“一刀切”的做法,人为地将一些不会预约,不会使用健康码的人排除在外。利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服务民生是好事,但是在执行中“一刀切”,就会让好事变得没那么好。
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开辟非数字化的空间。在老人等特殊群体面前,“数字鸿沟”格外需要引起注意。数字社会建设应该是属于全社会的,尤其是老人。中国逐步走向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各种需求的满足将会催生众多的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所以,移动互联网不应该排除那些没有智能手机、不会使用互联网的老人。而是应该利用技术、政策等帮助老人适应移动互联网,适应数字社会,开辟一些特殊的非数字化空间,让老人等特殊群体同样能够享受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红利。甚至可以这样说,数字社会建设的成与败,这些特殊群体需求的满足将会是重要的试金石。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其中离不开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支持。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我们就可以深切感受到新技术的魅力和便捷。但是无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如何现代化,都不应该忽视社会中任何一个群体,尤其是老年人群体。所以,如何让老年人适应未来的新技术,能够合理地使用新技术,检验着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成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2025京东净饮水行业峰会在京举行 多方共话高质量发展
- 【低空启航·智汇龙华】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龙华分会场圆满落幕!携手共绘低空经济新蓝图!
- 第三届婴幼儿发展与托育国际学术会议在杭师大举办
- 爱佳空气能分体机引领行业革新,用户好评如潮
- 时间的答案:25年“好邻・如故”里的时代与个体
- “风浪越大鱼越贵”|2025星程杭州工厂展开启商贸新机遇!
- 东方高技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中鸿·通程未来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即将落地!
- 中国充换电行业格力上榜Top100,背后的成功密码
- Alleima合瑞迈面向全球市场重磅发布高温合金Alleima® TD,赋能航空航天与汽车工业严苛环境应用
- 供销优选西南战略落地!品慈商业运营平台启动千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