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部委联合印发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
2021/6/13 11:36:1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部署,更好发挥工业文化在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部署,更好发挥工业文化在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国资委、国家文物局等共8部门联合印发了 《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 (2021~2025年)》 (以下简称 《实施方案》)。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实施方案》以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就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业态新动能、发展文化产业等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遵循,既是 “十四五”时期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性政策文件,又是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工作方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工业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工业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职责所在。
2016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印发了 《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 《指导意见》),提出发扬中国工业精神、夯实工业文化发展基础、发展工业文化产业、加大文化传播推广力度等重点任务。五年来,各地各部门积极推动工作落地落实,政策引领得到加强,工业遗产保护扎实推进,工业文化全方位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8部门联合印发 《实施方案》,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一是挖掘工业文化价值内涵,弘扬工业精神;二是发挥文化赋能作用,促进工业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培育工业旅游资源,拓展消费新空间;四是提高科教水平,传播工业文化;五是建立分级保护机制,提高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水平;六是支持工业博物馆规范发展,拓展工业文化新载体;七是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八是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推动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八方面工作重点
文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总体要求”,提出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强调坚持 “政策引领、需求导向、协同推进、融合发展”。
第二部分 “重点任务”,从弘扬工业文化价值内涵、促进工业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工业旅游创新发展、开展工业文化教育实践、提高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完善工业博物馆体系、加大传播与交流和健全工业文化发展体系8个方面提出了未来五年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工作重点,涵盖了工业文化从内涵内容挖掘、载体和传播渠道建设到产业发展、制度和标准建设等各主要环节。
第三部分 “保障措施”,重点从拓宽资金支持渠道、健全人才保障体系、发挥中介机构作用等方面,针对工业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资金、人才短缺等问题,加强政策支持,特别注重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工业文化建设,营造共商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第四部分 “组织实施”,重点从加强统筹协调、抓好细化落实等方面,对各有关部门和各地落实 《实施方案》、加快推动工业文化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实施方案》的六个新特点
一是政治高站位。 《实施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把工业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是实操性更强。 《指导意见》指明了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而 《实施方案》提出了未来五年具体要完成的工作。如提出要
“实施文化+产品系列行动” “创建一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推出工业旅游精品线路” “培育一批工业文化研学实践基地 (营地)” “创建一批工业博物馆”等。
三是多部门协同。工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统筹难度大。 《实施方案》凝聚了工信、发展改革、财政、教育、人社、文旅、国资、文物等多方面力量,各项工作都有明确的牵头单位和参与部门,形成既有统筹又有分工的工作布局,保障了各项政策、任务的落地。
四是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以国家工业遗产认定为主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已成为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实施方案》推动建立分级保护利用体系,制定保护准则和指南,修订 《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促进保护与修复关键技术研发应用。
五是加强产融合作。文化发展也离不开金融支持,为充分调动资本的积极性,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强产融合作,鼓励社会资本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通过产融合作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推动工业文化重大项目建设。
六是加强人才培养。人才在工业文化建设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实施方案》明确要重点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工业文化学术研究、教育培训、经营管理、宣传推广等领域领军人才,工业遗产、工业博物馆、工业旅游等方面专业人才三类人才,强化人才支撑。(杨静)
转自:中国工业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科学推进国土绿化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 下一篇:需求旺盛 动力电池企业加速跑马圈地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2025京东净饮水行业峰会在京举行 多方共话高质量发展
- 【低空启航·智汇龙华】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龙华分会场圆满落幕!携手共绘低空经济新蓝图!
- “风浪越大鱼越贵”|2025星程杭州工厂展开启商贸新机遇!
- 供销优选西南战略落地!品慈商业运营平台启动千店计划
- 第三届婴幼儿发展与托育国际学术会议在杭师大举办
- 时间的答案:25年“好邻・如故”里的时代与个体
- 中国充换电行业格力上榜Top100,背后的成功密码
- 爱佳空气能分体机引领行业革新,用户好评如潮
- 东方高技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中鸿·通程未来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即将落地!
- Alleima合瑞迈面向全球市场重磅发布高温合金Alleima® TD,赋能航空航天与汽车工业严苛环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