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漏头经验”甲子传承再出发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新征程
2025/7/20 13:43:41 来源:财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在迄今仍被当地人口耳相传、称为 “农学院” 的省立农学院旧址 ,谢院士向青年学子讲述了 60 年前在此开展农业科研的往事。“漏头经验”甲子传承再出发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新征程 --谢联辉院士率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服务团赴莆田开展耕读教育实践活动2025 年 7 月 18 日,在 “漏头经验” 提出 60 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农林大学谢联辉教授带领“薪火传耕”研究生乡村振兴服务实践队团,重返 “漏头经验” 发源地莆田市涵江区梧塘镇,开展 “薪火传耕六十载 科技助农谱新篇”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传承 “漏头经验” ,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谢联辉院士与服务团师生代表首站抵达 “漏头经验” 发源地梧塘镇漏头村。谢联辉院士与当年共同参与 “漏头经验” 的亲历者,共同翻开泛黄的记录册并亲切交谈,重温上世纪 60 年代科技工作者与农民 “同吃同住同劳动” 的奋斗历程。
图1 谢联辉院士与“漏头经验”亲历者交谈并参观当年居住地
在迄今仍被当地人口耳相传、称为 “农学院” 的省立农学院旧址 ,谢院士向青年学子讲述了 60 年前在此开展农业科研的往事。1965 年,谢院士在此发现小麦秆锈病菌源南方越冬基地,通过耕作改制成功控制该病害,这一成果成为 “漏头经验” 的重要实践案例。漏头村这座古老建筑也见证了老一辈科技工作者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的实干精神。
图2 谢联辉院士考察元本书院旧址
在梧塘镇政府举行的座谈会上,植物保护学党委与梧塘镇政府双方签订了校地乡村振兴合作共建协议。后续双方将在党建与科技融合、农业技术帮扶、产学研协同创新及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等方面深入合作,包括共建示范点、技术培训、实践基地和品牌提升等,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和乡村发展。实践团还将在梧塘镇重点开展荔枝、龙眼、枇杷等特色作物的病虫害调查和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等工作。谢联辉院士在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传承‘漏头经验’,就是要推动耕读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助力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
图3谢联辉院士在座谈会上交流发言
实践队员围绕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主题深度访谈谢院士:生态调控技术如何减少传统种植区农药依赖?科技小院模式怎样适配古村落振兴?谢院士指出:“要构建‘专家带学生、学生助农户’的科技推广网络,让‘漏头经验’在智慧农业时代焕发新生。”
图4 实践队成员专访谢联辉院士并聆听谢院士指导讲话
研究生服务团成员们均表示:“跟随谢院士追溯当年科研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也深刻体会到‘薪火传耕’四个字的精髓。我们就是新时代农林科学的火苗,耕读教育的实践经验将在我们手中传承并赋予新时代的新内涵,助力乡村振兴。”
图5 “薪火传耕”研究生乡村振兴实践团在漏头村村委会门口合影留念
作者:刘志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