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应如何适应和借鉴“工业4.0”?
2015/3/12 8:32:56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按:处于经济转型中的中国,对“工业4.0”概念有着特别的关注。正如安邦研究人员在2014年11月的《战略观察》中所介绍,“工业4.0”对中国向“世界工厂2.按:处于经济转型中的中国,对“工业4.0”概念有着特别的关注。正如安邦研究人员在2014年11月的《战略观察》中所介绍,“工业4.0”对中国向“世界工厂2.0”和“3.0”发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而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完全可以吸收、容纳“工业4.0”的观念和思路,并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后半程之中。2014年12月,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安筱鹏在北京做了关于“工业4.0”的长篇演讲,从政策官员角度谈到了对“工业4.0”的理解和看法,以及中国如何适应和借鉴“工业4.0”,对产业界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虽然此文在网络已有部分流转,但考虑到相关内容的较高价值,我们仍全文转载演讲内容,以飨客户。
非常高兴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对德国工业4.0的理解和认识。今年210月初,李克强总理访德期间,中德签署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提出两国将开展工业生产的数字化合作。苗圩部长在讲到德国工业4.0与中国两化深度融合关系时,用了三个关键词:如出一辙、异曲同工、殊途同归。换句话说,对德国工业4.0理解和认识的深化,也就是对中国两化深度融合战略理解和认识的深化。因此有必要对德国工业4.0提出的时代背景、基本概念、我们的理解认识以及启示意义做一些更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将有利进一步加快推进实施中国的两化深度融合战略。今年10月初和苗圩部长一起去德国访问,与德国经济和能源部,德国工业4.0发起协会德国信息通信与新媒体协会、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电子电气制造商协会以及大众、博世、SAP、西门子负责人和专家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结合当前全球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趋势,谈谈对德国工业4.0的一些认识和感受,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基本问题,德国工业4.0:为什么?是什么?如何看?怎么干?这是一个内部的研讨会,我谈谈自己个人的一点学会体会,不代表任何组织,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为什么出现工业4.0?
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相关协会提出工业4.0的初步概念,此后德机械设备制造联合会等协会牵头,来自企业、政府、研究机构的专家成立了“工业4.0工作组”进一步加强工业4.0的研究并向德国政府进行报告,2013年发表了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组建设了由协会和企业参与的工业4.0平台,德国政府也将工业4.0纳入《高技术战略2020》中,工业4.0正式成为一项国家战略。目前,德国正计划制订推进工业4.0的相关法律,把工业4.0从一项产业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德国工业4.0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来自党派、政府、企业、协会、院所的广泛认同,并取得一致共识,从一个来自民间的概念迅速演变国家产业战略,正从一个产业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工业4.0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德国得到广泛认同,有其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这种认识来自于德国长期以来把工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石,来自于信息通信技术给工业带来的革命性影响,也来自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对德国工业地位的担忧。概括起来,主要是由于三种意识: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和领先意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