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牧业跨界难度大 有跨界基因还要打持久战
2015/3/21 8:34:00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云南白药做牙膏为什么能成功?这是基于“云南白药”的基因——“止血、消炎”,把这种基因延伸到牙膏上顺理成章,顺接得非常好。因此减少了推广成本、信任和接受的时间成云南白药做牙膏为什么能成功?这是基于“云南白药”的基因——“止血、消炎”,把这种基因延伸到牙膏上顺理成章,顺接得非常好。因此减少了推广成本、信任和接受的时间成本!而云南白药的养元青洗发水、采之汲面膜、千草堂沐浴露等产品却举步维艰!为什么?“止血、消炎”的价值基因借不上力。娃哈哈做童装、做商场为什么不成功?道理是一样的:娃哈哈已有的基因——核心竞争力对跨界业务的不支撑、不对接!
外行跨界农牧业同样会遇到基因的问题。有人可能会说,联想从PC业务跨界农牧业不正是在重塑自己的基 因吗?我为什么不可以?笔者不得不说,全中国像联想这么大体量的企业有几家?体量大就代表着投入大。即使退一步讲,联想做农牧业除了投入大,更有其他企业 无法比拟的优势:有周其仁这样的经济学大家帮忙做顶层设计,组建佳沃集团并独立运营,有专门的带头人陈绍鹏,比很多中国企业更懂企业、更懂企业管理……即便如此,联想光在水果业务上已经投入10亿, 还将继续投入20—30亿,并表示10内不会有大的盈利。
我们再看丁磊养猪和万达种菜,同样反应出跨界之难、基因之根深蒂固:从2009年至今,没几个人见过丁磊的猪,网易已经明确表示“我们确实高估了自己,也高估了养猪中所面临的问题。畜牧业对于网易真的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而万达从开始种菜到现在过去三四年之久了,江湖上好像再也没有听到它的消息。
农牧业不是唐僧肉,谁都能吃上一口。由于基因的存在以及企业自身条件限制,想跨界农牧业的企业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长期投入的心理准备;充足的资金准备;做好顶层设计、发展路径规划、资源和团队配置的准备,不能仅凭想象,也不能照搬旧的经验往全新领域上套。
那些原有核心竞争力与农牧业根本不对接、没有想清楚发展模式和路径、盲目跨界而来的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如果还抱着侥幸活下去的心理不求改变,一定会因跨界难度之大、投入之高而断送了性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