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智能手机微报告:国产品牌异军突起
2015/3/24 8:33:15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前两天,新浪微博发布了《2014年Q4智能手机微报告》,这份报告统计了去年第四季度微博用户的智能手机使用状况,其中涉及的样本数据为:活跃设备1亿台/每月、新增设备6000万台、换机用户1000万台。
在本次报告中,主要有几点非常值得一观,一是国产品牌异军突起,在新增设备前十中国产手机占据了8个席位;二是在品牌忠诚度上,苹果用户的忠诚度远高于安卓,只有28.3%的苹果用户换机时倾向于安卓,但有高达48.8%的三星用户换机时却倾向于苹果;三是在自有渠道的建设上,国产品牌要普遍强于国际品牌,但在国产品牌中,新兴品牌又要强于传统品牌。
此外,在本次报告中,小米可谓是风头最劲的一家厂商,不仅超越三星成为了新增设备中占比最多的安卓手机品牌,在用户忠诚度上,小米手机的用户留存率也是安卓阵营里最高的,有约13.7%的安卓用户在换机时会选择小米手机,仅次于苹果,流失比例低于三星近13个百分点;而在微博安装来源和激活份额排名上,小米手机内置的小米应用商店所取得的成绩均为首位,不仅远高于其他品牌的应用商店,也同样优胜于第三方移动应用商店。
尽管本次报告仅仅基于微博自身而言,在有些数据上也可能有失偏颇,例如微博用户偏向于中高端人群(1200元以上中高端设备占微博新增设备7成以上),对千元以下手机的覆盖不足和调查失衡等问题就不免存在。但总体来说,作为一个超级应用,微博对于用户智能手机使用状况的统计仍然有足够的参考价值。
国产手机打败洋品牌?
即便你不是个手机发烧友,甚至不是个行业关注者,你也一定有所感觉,最近几年,无论是在声势还是在日常所见里,国产手机的出镜率都大大提升,现在走在大街上,除了iPhone和三星之外,应该就数国产手机最多了。而包括索尼、HTC、LG、摩托罗拉等国际品牌已经基本成为了少数派。
特别是从去年开始,有关国产手机逆袭三星单挑苹果的业界文章也不时登上过头条,再混合上小米、华为、锤子和魅族等话题厂商的接力刷屏,似乎真给人了一种国产已经上位成功了的感觉。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粗略的看,的确是的,国产手机的风光,可以说是自小米出道时开启的性价比竞争浪潮就打下了基础,但负面作用是,其风光也只存在于中低端市场里而已,并且完全取决于高端配置中端价格、中端配置低端价格这种性价比开路的打法,但对于高端市场,国产品牌的话语权在这两年并没有取得什么质变,即便是在国内4G大浪潮的加持之下。
更别说,在出货量和利润比这两个更为重要的指标上,国产手机也没有体现出多少逆袭的气息——去年三星全年出货量为3.18亿部,而华为和联想出货量分别为7360万部和7000万部,仅占比三星出货量的23%和22%,如果给联想算上摩托罗拉的出货量的话,那么也不过占据三星出货量的30%而已——只不过我们是以国内市场的视角来看,而且也如上述所说,受到国产手机在中低端市场上优秀表现的错误引导,而产生了一种国产似乎逆袭成功的感觉。
而相比起还算节节高升的出货量,国产手机的利润率就更是没什么长进了,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annacord最近发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盈利市场份额显示,苹果占据着高达93%的利润,三星所占的份额为9%,这意味着三星和苹果两家在盈利市场上所占份额之和达到了102%,而粗略估计,一台iPhone的利润率在40%-50%左右,但国产低端手机的利润率却可能仅为一台iPhone的2.5%-5%左右。
而且,也没有多少前路供给国产手机来逆袭了,一方面,智能手机的增长率大体都在放缓,行业天花板近在眼前,国产手机以出货量支撑增长的瓶颈期也即将到来;另一方面,竞争方式也在向更高级变化,没有空留给国产厂商回头修补,反而还要逼着其继续向前,竞争难度也会越来越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