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F1赛车渐遇冷 汽车工业发展有何影响?
2015/4/8 8:33:27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这是F1进入中国的第11年,相比以前,2015年F1开赛前的上海安静了许多。F1赛车“落户”中国已经11年。这项“高大上”的豪华赛车运动在进入中国之初曾掀起轩这是F1进入中国的第11年,相比以前,2015年F1开赛前的上海安静了许多。
F1赛车“落户”中国已经11年。这项“高大上”的豪华赛车运动在进入中国之初曾掀起轩然大波,并在2004年吸引国人“眼球”达到顶峰。随后的10年,赛事步入成熟期的同时,受关注程度也一步步向下。
回顾当初,中国有两个城市—珠海和上海,先后向F1抛出“橄榄枝”,并就F1中国站到底花落谁家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明眼人都能看出,两者远非一个量级的对手。
2015年F1上海站开锣在即,时代周报记者找到几名与F1中国站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关键人物,他们是F1在中国落户、成长的“始作俑者”和见证人。此时,他们早已退出了F1中国站的舞台。面对时代周报记者、面对现在的F1中国站,这些人的心情是复杂的,讲述的故事也充满唏嘘。
时周特约记者丁宏发自珠海
4月12日,F1在中国的第12场比赛即将开赛。这是F1进入中国的第11年,不过,关注者远没有11年前之众。相比以前,2015年F1开赛前的上海安静了许多。
郭耀华甚至忘了F1就要开赛。郭此前的身份是上海国际赛车场赛事运营中心主任,其核心职责就是协助FOM运营协调F1上海站赛事。“对我来说这是很遥远的事了。”
2004年10月,F1首次登陆中国一度成为世界级新闻。除了全球电视转播之外,非体育类主流欧美媒体也都倾力报道当时的盛况。上海更是开动了所有的宣传机器,前往上海国际赛车场高速公路沿线的高炮基本被赛事赞助商广告覆盖。不仅如此,上海国际赛车场连续多年斥巨资购买F1的电视转播权,再免费提供给央视。
除了前五年有中石化冠名,2011年有瑞银冠名外,F1上海站的12次比赛中,已经有6届是“裸奔”。此外,进场观众在2012年达到18.5万的巅峰后逐年减少,公众关注度也一路下滑。
所有相关数据均指向一个事实—F1在中国日渐成熟,也日渐遇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