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捷信“以案说险” 增加群众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2020/4/27 12:57:21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一直以来,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金融”)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工作。近日,捷信金融响应监管号召并结合行业热点议题,针对近期业内出现的电信网络诈骗频发、老问题“再抬头”等现象,通过“以案说险”的形式,深化消费者对电信诈骗手段最新形态、犯罪手法及危害的认识,增强群众的金融知识面以及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一直以来,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金融”)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工作。近日,捷信金融响应监管号召并结合行业热点议题,针对近期业内出现的电信网络诈骗频发、老问题“再抬头”等现象,通过“以案说险”的形式,深化消费者对电信诈骗手段最新形态、犯罪手法及危害的认识,增强群众的金融知识面以及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捷信金融响应监管号召并结合行业热点议题
为提示广大群众有效识别新型电信诈骗手法,充分提高防范意识,捷信金融针对日常金融生活中的电信诈骗手法以案说法,提醒广大消费者充分提高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强化金融消费安全意识,依法进行理性维权。
提供虚假网络贷款服务进行诈骗
有不少消费者本身存在正当借款需求,但因为通过非正规渠道错误下载了仿冒App,不但没有享受到优惠,反而由此引发包括个人信息被盗、钱财受损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不法分子往往以低息贷款、无抵押贷款、征信黑名单贷款等为诱导,当受害人“申请贷款”成功后,以贷款手续费、银行卡填错缴纳保证金、账号冻结缴纳解冻费为由,让消费者转账汇款实施诈骗。
针对这一情况,捷信金融提醒消费者注意:在部分安卓应用商店和游戏下载网站看到的“捷信快贷”、“捷信贷款”的相关App和产品,都与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在下载软件时,应点击详情确认软件开发商的公司名称,或认准官方认证后的软件再下载。如有需要,请通过捷信金融官网、微信平台等官方渠道下载正版“捷信金融”APP。与此同时,消费者须善用合法维权权利,当发现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消费者可通过投诉以及向法院诉讼等多种合理途径进行维权。
以高额利益为诱饵实施诈骗
“捷信金融”APP
近年来,不少市民热衷于结交“优质网友”赚钱,还有人将不法分子在网上推出的“足不出户、日进斗金”信以为真,殊不知这些听起来非常美好的“机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新型网络电信犯罪。不法分子往往以高额返现或奖品为诱饵,通过发送虚假链接、收款二维码等形式要求事主刷单,利用人们的试探心理,在小笔金额刷单成功后及时返现以博取事主信任,待事主连续多次刷单或者刷大金额单时则玩“失踪”,或捏造各种虚假缴纳“保证金”、“个人所得税”信息,引诱他们进入预先设置好的购物钓鱼网站,从而诈骗他人钱财。
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捷信金融提醒消费者在选择金融服务机构时,应先行核实对方是否具备相应的合法资质,勿要被所谓的“高额佣金”、“返利日结”等言辞蒙蔽双眼,不因贪小利而受到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
号称可洗白征信记录进行诈骗
随着消费信贷进一步普及,用户因疏忽导致信用贷款逾期未还或延期还款的事情时有发生,诈骗团伙利用这类人群“希望恢复信用”的心理,催生了“帮您消除银行黑名单、征信不良记录”类的电信诈骗。作为负责任的消费信贷公司,捷信金融在此提醒广大用户:凡是声称交钱即可洗白的征信的业务均可能为欺诈甚至犯罪行为。消费者个人出现正当借贷需求时,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如果在还款过程中如果不慎产生了个人不良信用记录,应第一时间通过正规渠道联系金融机构获取合理建议,协商后续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保持清醒头脑,切勿轻信网络上声称只要花钱,就可以帮助消除不良记录的个人或机构。
捷信金融将严格遵监管部门要求,积极引导广大金融消费者增强风险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进一步维护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努力打造消费者放心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金融将继续勇担社会责任,做优消费金融服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