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过亿市场主体迎更多政策红利
2020/9/9 11:22:16 来源:长江商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至关重要。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围绕保市场主体,激发企业活力,深化“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至关重要。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围绕保市场主体,激发企业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明确要推出新举措进一步做到门槛降下来、监管跟上去、服务更优化。
近日,国新办举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详细介绍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激发企业活力的有关情况。
截至2020年7月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已达1.32亿户,比去年年底增长6.7%。商事制度改革有利于激发社会创业热情,也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
多措并举激发企业活力
商事制度改革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和突破口,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市场活力也被有效激发。
据了解,目前 “证照分离”改革已在18个自贸试验区开展全覆盖试点,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通了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全国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了五个工作日以内。企业注销推行“一网通办”和多部门协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注销难的问题。
从总量上来看,截至7月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已经达到了1.32亿户,其中企业达到4110.9万户,分别比去年年底增长6.7%和6.5%。从增量看,1—7月份,市场主体每天平均新增了6.4万户,其中企业平均每天增加2.1万户,净增1.1万户。
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大幅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为人民群众经商办企业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松了绑、解了绊,企业开办便利度显著提高。世界银行2019年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的“开办企业”指标排名位于190个经济体中的第27位,企业开办便利化对于群众创业激发市场活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唐军介绍,去年全国的企业开办时间大体上在5个工作日以内,今年要减到4个工作日以内,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进一步地缩短企业开办时间。在抓好企业开办时间工作的同时,还要紧盯工作的质量。
同时,要全面推广企业开办“一网通办”。目前,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开通了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到今年底要全部开通,实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
在推进住所与经营场所登记改革方面,将支持各省统筹开展分离登记试点。企业在登记一个住所的同时,还可以登记多个经营场所,这项改革将解决现在企业登记当中的不少问题,也能够方便群众。
持续提升企业开办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好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总结各地改革探索的一些经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联合公安部等部门逐步推广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公章等。
唐军表示,总体来看,我国企业开办便利度有明显提升,但是“准入不准营”的现象依然存在,宽进严管、协同共治能力有待加强。改革措施是一项一项往前推进的,今后市场监管部门还将根据社会反映,不断地出台相应的改革举措,并确保这些措施落实落地,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注入动力。
推动监管常态化为企业减负
门槛放宽,监管跟上。作为减轻企业负担的新型监管方式,“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同时也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
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管司负责人刘琳介绍,今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15个市场监管领域的相关部门印发《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第一版)》,针对涉及检查数量较多、频次较高的35大类、74个抽查事项,设定了联合抽查,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推动“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有效地减轻了企业负担。
目前,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都根据意见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和相关办法,建立完善了工作机制和工作平台,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开展年度的双随机抽查工作。2019年,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共抽查企业207.9万户,占全国企业数量的5.98%。今年,考虑到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总体形势,双随机抽查比例调整为3%。
此外,企业信用分类风险管理也在积极推进,智慧监管能力不断提升。在加大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力度的同时,市场监管总局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企业信用风险实行判别分类,并将分类结果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有机结合,针对不同风险类别的企业设定不同的抽查比例和频次,实行差异化监管,实现监管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据了解,目前市场监管总局已开发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同时选取北京、河北等11个省市开展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刘琳表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以来,企业普遍感到政府部门的检查次数明显减少,检查的过程也更加规范了。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发挥好牵头作用,做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工作,形成常态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一方面是“利剑高悬”,同时做到“无事不扰”,不断地优化营商环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