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上有色企业首季利润大幅增长 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
2025/5/21 15:01:46 来源:中国工业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一季度,规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1%,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6.0%,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59.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一季度,规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1%,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6.0%,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59.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陈学森在2025年一季度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陈学森表示,一季度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有色金属工业运行平稳、开局良好,科技创新引领作用逐步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陈学森预计,上半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增幅将达6%左右。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引导下,固定资产投资有望维持较高增速,尤其是在矿山采选和绿色低碳技术改造等方面。铜、铝等常用有色金属价格有望在需求支撑下保持高位震荡。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收入和利润仍将保持一定增长。
行业韧性与活力兼具
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0.7%,这一亮眼的开局成绩展现出了行业的韧性与活力。
数据显示,一季度规上有色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6.6%,略高于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一季度,规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293.3亿元,同比增长19.6%;实现利润总额917.7亿元,同比增长40.7%。
陈学森认为,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0.7%,这一亮眼的开局成绩展现出了行业的韧性与活力。
首先,一季度有色金属价格高位运行。其次是扩内需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同时,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电动汽车等“新三样”产业依然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加上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对有色金属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此外,企业生产成本管控有效,叠加能源及部分原辅材料价格稳中有降,成本费用增幅低于营业收入增幅,行业利润率得到提升。受季节性市场需求影响,硫酸等副产品价格也相对较好。
“尽管行业保持高速增长,但需要警惕国际贸易壁垒升级;国际资源供应扰动;冶炼及加工行业内卷进一步恶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等风险。”陈学森指出。
近期,美国政府以所谓“对等关税”为名,对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贸易伙伴极限施压。值得关注的是,本轮将铜、铝、黄金等金属产品列入了豁免清单,美国关税政策将对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产生哪些影响?中国有色金属企业如何应对?协会有何举措?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宇圣在回答中国工业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虽然本轮关税政策将铜、铝、黄金等金属产品列入了豁免清单,但今年以来,美国政府已经对我国所有进口产品额外加征20%的关税,将铝产品的“301”和“232”关税由此前的10%提高至25%,对铜也启动了“232”调查,但总体看,由于2018年至2019年中美贸易战以后,我国对美有色金属产品出口已大幅下降。
“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会对我国出口美国较多的家电、消费类电子、机械装备、轻工,以及其他国家转口贸易较多的光伏、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带来较大影响,这些产业将直接影响我国有色金属消费市场及价格波动。”陈学森说道。
陈学森介绍,冶炼及加工行业内卷进一步恶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截止到3月底,铜精矿现货加工费已经低至-26美元/吨,进入4月份,受贸易战的影响,现货加工费更是跌入-30美元/吨以下,加工费的低迷直接影响冶炼企业经营效益,锌冶炼也同样;一季度加工企业受价格传导不畅,产能过剩导致低价竞争等压力,以及受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实现利润同比下降,与上游环节出现明显分化。
“尽管受全球经济复苏分化、美国增加关税、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债务尤其是美债潜在危机、贸易形势不确定性增强等因素影响,有色金属大宗商品价格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但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产业链、供应链优势没有改变,仍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陈学森指出。
“下一步,协会将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与行业企业共同努力,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将美国关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降到最低。”李宇圣表示,行业企业也要扎实练好内功,不断推动自身产品提质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要灵活调整出口策略,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不断开拓新兴市场,进一步做好高水平出口。
新质生产力催生产业新需求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有色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有色金属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行业,也是建设制造强国、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保障国防军工和航空航天发展的重要材料支撑。
记者了解到,在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方面,不少骨干企业已走在了前列。如中铝、南山等一直专注高端铝镁锂轻合金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宝钛等一直从事钛合金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这些材料助力国家重大工程实现“上天入海”。五矿牵头组建深部、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未来产业创新联合体等等。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学技术部副主任王怀国介绍,多年来,有色金属工业坚持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举全行业之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战略性关键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高端材料研发、数字化与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为高端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原料保障。
在动力及储能电池材料领域,国内多家研究单位通过数十年的持续科技攻关,针对我国高镁锂比盐湖资源,开发了离子筛吸附-膜法等盐湖提锂先进技术,针对我国丰富的低品位锂云母资源,开发了低温硫酸法等先进工艺技术,以中国恩菲为代表的研发单位,开发了低品位红土镍矿高压酸浸核心技术及装备,这些新工艺新技术有效解决了高镁锂比盐湖提锂、锂云母提锂、低品位红土镍矿开发利用难题,为我国乃至全球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原料支撑。
“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产业,是我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这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快速发展,必将对有色金属材料不断提出新的技术性能和数量需求,是有色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李宇圣表示。(记者 曹雅丽)
转自:中国工业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