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上线下融合成大势所趋 零售业该如何布局?
2015/8/20 8:34:41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1、线下零售商一直在进行转型尝试。除了选择自建线上平台或进行O2O业务布局,越来越多线下零售商开始走出自己的体系,寻求与互联网企业在业务、战略、资本等多个层面【研究结论】
1、线下零售商一直在进行转型尝试。除了选择自建线上平台或进行O2O业务布局,越来越多线下零售商开始走出自己的体系,寻求与互联网企业在业务、战略、资本等多个层面合作。
2、线上人口红利殆尽,电商也开始寻求线下资源。一方面,电商想要占领线下形态各异的消费场景;另一方面,电商对线下零售商供应链能力的需求也愈发强烈。
3、“线上流量平台+线下零售业资产”几乎成了行业里玩家们的标配,“线上/线下场景+线下商品+物流配送”或成为零售业O2O的标准商业雏形。
序:“人人自危”的零售行业
8月7日和10日,零售行业出了两件大事:京东以43亿元战略入股永辉超市,获取后者10%的股份;阿里以283亿元战略入股苏宁云商,以19.99%的占股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这两桩“联姻”的背后有野心,更有危机感。
在线上,天猫和京东牢牢占据B2C电子商务市场超过80%的份额。但在这其中,京东的份额正逐步上升,天猫反之下降。一直位列第三的苏宁易购在艾瑞最新的报告数据中已跌出前三。线上零售的势力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在线下,传统零售行业规模停滞不前,零售商纷纷寻求转型,寻找新的增长点。永辉、大润发、沃尔玛等商超以及银泰、万达、苏宁等百货都在积极布局自己的线上商城或O2O业务。
在人人自危的零售行业中,线上线下的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其中,以京东和阿里为代表的电商在各自的O2O布局中显得尤为积极和大胆。从它们的布局思路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线上和线下零售企业在布局O2O时的内在逻辑以及关键优劣势所在。
一、京东与永辉的“共谋”
1、京东补齐生鲜供应链短板
生鲜是京东近一年来的重点。2012年京东就推出了生鲜频道,今年重推的京东到家更是将生鲜品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目前京东生鲜仍没有取得市场优势,企鹅智酷的调查数据显示,天猫的市场渗透率达43.8%,排名第二的京东为14.4%。
从上游的选品、供货、产品质量把控到下游的物流、营销、运营、管理等,生鲜品类对电商的整体运营能力要求很高。京东虽然以B2C起家,但自营生鲜并不是它的强项。生鲜供应链上游环节多且复杂,如果以自营的方式经营全品类生鲜将面对很高的供应链整合难度。而平台模式又意味着京东将失去对这其中大部分环节的把控,损耗随之而来。
而生鲜是永辉的强项。其在全国17个省中拥有360家大中型超市,各门店的生鲜经营面积达到40%以上,生鲜农副产品的销售额则占到了总销售额的50%以上。据永辉公布的数据,其生鲜产品损耗率最低可控制在3%左右,而大部分生鲜电商的损耗率几乎都在20%左右。
永辉的做法是,坚持自营,从源头开始整合供应链。永辉在全国建立起了20多个采购基地,供应上游直接深入农户家、渔船上、果园里。例如在水果采购中,永辉常常是把整个果园包下,自己进行水果等级分捡,不同品质的按不同价格销售,以此对抗农贸市场的价格优势。另外,永辉在仓储干线网物流中都采用了冷链技术,而冷链也被认为是生鲜生意中最大的门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直击AICon北京现场:硅基流动首发焕新品牌及国际站!
- “工业+文化”释放“新”魅力 工厂车间从幕后走向台前打开文旅消费新空间
- “好房产品力峰会暨数字化赋能创新大会”圆满落幕,聚焦产品力重构与成交效率提升
- 区域协同注入产业活水!“宁德杯”全球创新创业大赛首站宁波成功举办
- 浙江景宁农户19天卖10万单!阿里陪跑计划让50岁“老姜头”变身电商新农人
- 酷特智能开启企业级应用市场新生态 企业智能体集群全面招商
- 军校上新 今年招生有何新变化?一文详解
- 山海共进 特创未来,2025 山特 T1 峰会成功召开
- “深海”力量!中国海油携手电科金仓完成核心系统全面国产化
- “校企协同育人”锻造毕业生“硬实力” 为学生铺设从校园直达企业就业“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