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国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
2016/12/30 10:24:26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1)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我国空调和冰箱在过去的“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迎来的爆发式增长,虽然进入“十二五”以来增速放缓, 但是行业整体规模已经位居全球第一, 市( 1)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
我国空调和冰箱在过去的“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迎来的爆发式增长,虽然进入“十二五”以来增速放缓, 但是行业整体规模已经位居全球第一, 市场容量较大。
2001-2015年空调、冰箱产量 (单位:万台)
我国空调产量从 2001 年的 2,313 万台上升到了 2011 年的 13,913 万台, 10年间复合增长率为 19.65%; 冰箱产量从 2001 年的 1,349 万台上升到了 2011 年的8,699 万台, 10 年间复合增长率为 20.48%。 2012 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前期房地产交易量下降等因素影响,空调、冰箱等家电产品的整体需求有所下降,但仍在高位运行。中长期来看,我国家电行业增长动力没有改变,空调和冰箱行业总体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和较大的发展空间,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农村市场
空调和冰箱做为中国社会生活传统电器, 一直是人民生活中必须添置的耐用消费品,但受限于农村人均收入水平以及电气化的普及程度,其保有量一直低于城镇居民水平, 未来其潜在消费能力的逐步释放将成为支撑国内空调和冰箱销量增长的原动力之一。
冰箱每百户保有量农村城镇对比
空调每百户保有量农村城镇对比
根据国家统计公报,在人均收入增长中, 2010-2013 年四年间农村居民收入相当于 2001-2004 年间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但这两个时期城乡居民对空调和冰箱的拥有量有很大差距,以 2012 年为例,农村居民收入相当于 2002 年城镇居民收入水平, 2002 年城镇居民每百户空调和冰箱拥有量为 51.1 台和 87.4 台,但 2012年农村居民每百户空调和冰箱拥有量为 24.4 台和 67.3 台,两者差距较大。
2001-2015年城镇及农村人均收入增长情况 (单位:元)
同时,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电气化建设步伐加快,这为农村电器产品的普及提供了基础保障。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以我国农村居住人口 6.74 亿人,每户常住人口 4人测算,我国农村共有 1.69 亿户,则农村空调和冰箱每百户保有量每上升 1 台即可带动约各 169 万台空调和冰箱的内销需求, 因此一旦农村家庭空调和冰箱需求爆发将极大程度的拉动空调和冰箱的销量。
2)城镇市场
相对比农村空调和冰箱的保有量,城镇的空调和冰箱较为普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空调保有量与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明显。发达国家空调保有量早已从“一户一台”的阶段迈入了“一室一台”的阶段。目前,我国京沪浙深等省市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已达 7000 美元,收入提升及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使得家电消费越来越具有日常消费品的特征。伴随着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带来的消费升级以及天气等因素影响,城镇居民的空调保有量将迈入“一室一台”的阶段。
同时,在新型城镇化加速推动的背景下,城镇家电保有量有望继续提升。我国城镇化率目前约为 54%,城镇化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中国城镇化率若要达到 2020 年 60%的目标,有望带来大量新增家电需求。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以我国城镇居住人口 6.65 亿人,每户常住人口2.9 人测算,我国城镇共有 2.29 亿户,则城镇空调每百户保有量每上升 1 台即可带动约 229 万台空调的内销需求;另根据住建部相关信息,截至 2009 年底,我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约为 30 平米,则每户居民住宅面积约为 90 平米,即两室一厅,若城镇居民达到了“一室一台”空调保有量水平,则空调每百户保有量为 200台,相比于 2012 年的 126.8 台/百户,期间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3)国际市场
我国早已是世界制造工厂,空调和冰箱制造水平更是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从这个方面来说,未来全球的空调和冰箱制造的产能转移,相当大的程度将由中国来主导。
中国家电依托广阔的地域和 14 亿人口所蕴含的巨大市场,依托已形成的规模优势、 产品集群优势、 产业化配套优势及资本优势, 仍将保持全球竞争力,以空调为例,近年来我国空调出口整体规模较大,具体如下:
2005-2015年中国空调出口情况 (单位:万台)
众多的出口市场中,未来新兴市场将成为我国空调出口的最主要增长点。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持续,极端恶劣天气此起彼伏的背景下,印度、印尼、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俄罗斯等新兴市场人口众多,而空调产品尚处于导入期,增长空间巨大。我国空调出口区域分布如下:
中国空调出口地区分布图
4)家电消费升级换代的需求为空调和冰箱的发展积蓄了后劲力量
根据《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细则》规定,电冰箱安全使用年限为 12 至 16年、空调为 8 至 10 年。同时,家电产品在节能、环保、智能化、网络化与工业设计突破等方面的性能与品质的提升,将进一步推动家电产品的消费升级,从而缩短城市居民空调、冰箱的更新周期,创造大量的有效需求。
2005-2015年家用空调销售情况 (单位:万台)
2005-2015年冰箱销售情况 (单位:万台)
根据上图,我国在过去十年销售的空调和冰箱已逐步进入更新换代阶段,市场需求量将逐步增加。
5)冷链仓储、运输需求扩张将带动除空调、冰箱外制冷设备的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如食物类产品的新鲜度等)也逐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相关数据,目前,我国每年约有 4 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冷链物流比例逐步提高。
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方面,全国现有冷藏库近 2 万座,冷库总容量 880万吨, 其中冷却物冷藏量 140 万吨, 冻结物冷藏量 740 万吨; 机械冷藏列车 1,910辆,机械冷藏汽车 20,000 辆,冷藏船吨位 10 万吨,年集装箱生产能力 100 万标准箱。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化、系统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与发展现代农业、居民消费和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需求相比仍有差距。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 20-30%、 12%、 15%,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到 1,000亿元以上,冷链储存、运输行业的迅速发展,将催生制冷设备的大量需求。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2016年中国挖掘机行业市场消费量分析
- 下一篇:2016年中国焊接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