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我国对外非金融直接投资3488.3亿元 专家建议下半年聚焦科技性投资
2021/10/18 11:36:15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上半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平稳有序,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488.3亿元,同比下降3.7%(折合539亿美元,增长4.7%)。”商务部综合司司长郭婷婷近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平稳有序,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488.3亿元,同比下降3.7%(折合539亿美元,增长4.7%)。”商务部综合司司长郭婷婷近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
据郭婷婷介绍,上半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一带一路”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增长8.6%,占全国对外投资比重提升2个百分点至17.8%。二是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对信息技术业、科研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投资分别增长26.8%、74.2%、98.7%。三是合作水平稳步提升。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397.6亿元,增长3.2%。新签合同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数404个,增长6%。四是合作共赢充分彰显。截至上半年,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470亿美元,向东道国缴纳税费约6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38万个就业岗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间投资交流减少,我国上半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下降3.7%。不过,可喜的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保持8.6%的正向增长,说明“一带一路”沿线投资获得青睐。此外,信息、科研和交通运输领域的投资高增长,信息、科研方面的增长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需求层面,比如在医药CRO服务外包方面,我国本身具备产业优势;二是对国产自主技术需求的提升,通过并购海外科技企业的方式,提升中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下一步对外投资仍要把安全摆在突出位置,特别是海外投资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经营好境外经贸合作区,全面提升合作共赢发展的能力。同时做好对外投资安全审查,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增强对外投资的合规性审查,降低合规性风险。
盘和林表示,疫情依然是近期对外投资合作最大的不确定性。下半年对外投资应继续聚焦科技性投资,鼓励企业通过自我研发突破和引进来两种方式打造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技术壁垒。
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方面,郭婷婷表示,商务部将按照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目标要求,继续做好境外项目和人员疫情防控,加强抗疫国际合作,推进“一带一路”贸易投资优化升级,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新贡献。
“随着全球疫情防控逐步向好,预计我国下半年对外投资额有望实现正增长,并且投资结构仍然保持优化态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仍会保持较高增速,对数字化、科研服务和交通物流等行业投资也会持续发力。此外,随着复苏需求逐步增加,对外承包工程需求仍会高涨。”刘向东说。
转自: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政策红利深度释放激活文旅市场潜力 “China Travel”持续升温解锁多样中国
- 新供给、新体验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 多元业态添彩“暑期经济”
- 托管“小”服务连起民生“大”幸福 各地探索“花样”暑期托管解决群众看护难题
- 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1.23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达79.7%
- 夏粮稳产丰收、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产业提质增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上半年发电量突破1200亿千瓦时
- 上万零件、4小时内,一辆智能新能源汽车!“超级产业链”展现磅礴力量
- 多项数据创新高!“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 3.33亿人次,15.8%!数据勾勒活力图景 中国成“常来常新”超级目的地
- 6.4%,工业生产增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