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年来房价涨跌分布图:深圳上涨最多 三亚跌幅最大
2016/8/6 10:24: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中新网北京8月6日电(记者 马榕)从多数城市房价下跌,到多数城市房价上涨,一年多时间里,中国楼市又完成了一轮涨与跌之间的博弈。中国指数研究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期间深圳房价上涨最多,高达41%;惠州、东莞等5个城市涨幅超30%;合肥、中山等7个城市上涨超20%。而在去年同期,除深圳一城涨价超20%,其余涨幅较高的城市也仅仅是处于1%-9%之间。
值得关注都是,去年以来百城涨幅最高的三个城市——深圳、惠州、东莞均地处广东省。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分析,深圳房价一度暴涨,主要因为“供应与库存不足+交通基础设施大建设+人口暴增”,以及地王扎堆推高房价。而深圳周边东莞、惠州一年房价涨三成,正是深圳限购、需求外溢、政策刺激等因素的叠加。
不过7月份深圳楼市出现了量价齐跌现象。谢逸枫认为,这其实是受到供应紧缩、房企推货节奏等影响,实际楼盘房价并没有下降。
哪些城市出现“库存荒”?
——合肥、南京库存只够卖2个月
《70城住宅库存报告》显示,当前各地楼市库存分化加剧,高者如北海、沈阳、银川等地,库存消化周期在20个月以上;低者如苏州、惠州等库存消化周期只有不到5个月,南京、合肥则仅够卖2个月。
记者观察发现,苏州、惠州、南京、合肥等地,正是一年来领涨中国房价的二线热点城市。
百城房价报告显示,今年7月底苏州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5337元/平方米,比去年的12108元/平方米涨价三千多元。南京、合肥同期分别上涨四千多元和两千多元。
严跃进认为,库存不足是房价上涨的一大推手。后续各地应坚持“因城施策”,去库存周期大的城市,继续积极去库;去库存周期偏小的城市,则应补库存或追加土地开发投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